富布赖特计划被称为美国外交关系的组成部分,这项计划为美国学生和学者实地了解和认识世界提供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几位富布赖特学生最近刚从中国归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向外界介绍了中国,同时彰显了富布赖特计划的理念。
富布赖特计划设立于1946年,提出这项计划的是当时的阿肯色州联邦参议员威廉姆.富布赖特,计划故此得名。美国国会是富布赖特计划的主要拨款者,主办方是美国国务院的“教育和文化事务局”(BECA),经办部门是国际教育研究所(IEE)等部门。
60年来,参加富布赖特计划的约有28万6千多人,其中10万多人来自美国,富布赖特计划涵盖超过155个国家和地区。
国务院富布赖特计划网站说,富布赖特计划派出的不仅是学生、学者和教师,他们是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的传播者,是加强美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实践者”。可以说,参加富布赖特计划的人员是美国的民间大使。
富布赖特计划因此强调深入民间,注重“直接接触”和“个人互动”。艾里斯.蓬特(Iris Chin Ponte)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学龄前儿童心理研究,并接触了很多中国孩子和家长。
她说:“我们希望了解中国的教育理念,希望了解为什么中国在数学方面的得分那么高,为什么理科方面得分那么高,同时希望能共同分享经验。如果我们两国的文化能够彼此合作,认识各自在儿童启蒙阶段的方法,我们就能够帮助全世界的孩子们更加有效地学习。”
篷特说,中国教师和家长给3到4岁儿童制定的目标很高,而且经过努力,中国孩子往往能够达到这些目标。相比之下,家长和学校给美国孩子制定的早期目标不算高。
克里斯蒂.史密斯(Kristie Nicole Smith)曾是美国和平队队员,去新疆旅游时,爱上了维吾尔族民族舞蹈。在富布赖特计划赞助下,她如愿以偿来到乌鲁木齐,研究少数民族舞蹈。
她说:“我爱上了维族舞蹈,知道自己今后一定会来研究这种舞蹈,研究舞蹈中蕴含的故事和意义。我有机会和汉人以及少数民族交朋友,我感到非常受欢迎。人们邀请我到他们家,参加各种聚会、婚礼等活动。我在那里品尝的食物真是太多了,如烤羊肉串(大笑)。”
富布赖特计划强调,参加者要体现美国社会民族和多元化特点,史密斯说,富布赖特计划之所以赞助她前往新疆,主要因为她本人是美国的牙买加后裔,用她的话说,她是美国的少数民族。从新疆回国后,她最近被任命为佛罗里达州李县的“多元民族事务顾问委员会”委员,协助处理少数民族的住房、就业、医疗保健等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富布赖特计划赞助各方面,各层次的文化交流。何若书(Denise Ho)是哈佛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她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上海研究文物保护,她注意到,上海地方政府乃至中国的文物保护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她说:“我认为,人们对上海西方建筑的看法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50年代,这些建筑被看成是帝国主义的标志;现在,对西方建筑的利用方式变了,这些建筑被用来说明上海以及中国大都市的发展史。”
如何评说东道国的问题,介绍美国的价值观?接受采访的富布赖特民间大使们各有各的表述,强调客观与公正。何若书说,中国的文物破坏现象,农村地区比城市要严重。
何若书说:“我认为,文物破坏程度在农村地区比较严重,因为在城市,人们更加关注历史遗迹。不过,历史名城平遥则是众多的例外之一。那里最初也是要拆城墙,计划提出后被否决,因此得以使平遥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之一。”
不过,何若书说,上海城市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争地矛盾并不稀奇,因为一方面要为公众和后人保留历史;现实地讲,保留历史遗迹有助于旅游和地方经济。另一方面,上海市政府也要同时解决城市住房和道路等问题。
心理学工作者蓬特说,美中两国儿童教育理念差异很大,各有千秋,似乎都需要某种补充。她说:“美国能够同中国分享的一点是,我们教育学生,要能表达自己的意见,分享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有创造性;不要总是遵从,要打破传统;如果将(中美)两种理念相结合,我们就都能拥有最好的学生。”
关键词:富布赖特计划,美国,中国,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