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3:00 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中国新闻简讯


*中国推迟开放西藏旅游*

中国西藏旅游局官员星期四说,中国改变了原定在5月1号开放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计划。有报导说,那个地区又出现紧张局势。

西藏旅游局的一位官员对法新社说,这样做是因为条件还不成熟。法新社说,这位官员自称是西藏旅游局拉萨总部的负责人,不过他拒绝透露姓名,他说,开放日期没有确定。

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声援西藏运动上个星期首先报导了中国推迟开放西藏的决定。报导说,因为那个地区的动乱仍在持续,中国政府可能要等到8月24号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才会对游客开放西藏。

3月14号,西藏拉萨佛教僧侣领导的反政府抗议活动引起暴乱,受到中国政府的镇压,北京因此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

*日本外相呼吁中国对话解决西藏问题*

日本外交大臣高村正彦星期四呼吁中国在西藏问题上更加开放,通过对话解决这个地区的问题。

高村正彦是在会见到日本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时说这番话的。可是,在一次联合记者会上,杨洁篪反驳说,西藏暴乱是国家内政,中国已经向外界提供了有关当地局势的消息。杨洁篪说,中国愿意和达赖喇嘛对话。

两位外长没有提供在一些棘手双边问题上的新进展,比如对今年初中国毒饺子事件的调查和开发东海油气田争端等问题。

杨洁篪在4月17号开始对日本进行4天访问,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5月6号到10号访问日本做准备。胡锦涛将是10年来第一位访问日本的中国国家主席。

*中国将大幅增加化肥出口关税*

中国星期四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化肥出口关税,控制国内农业成本和通货膨胀的迅速上升,更重要的是确保足够的粮食产量,满足13亿人口的粮食供应。

中国财政部宣布,在2008年4月20号到9月30号用化肥旺季中,在现有的化肥出口税率基础上,加征100%的特别出口关税。财政部网站上说,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中国春耕的需要。

外界认为,这样做可以稳定中国国内粮食的价格,可是却会促使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

虽然世界各国都受到粮食价格上涨的威胁,可是中国面对的挑战更大。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城市人口的需求,中国正在努力种植足够的玉米和小麦。中国担心,越来越高的化肥、柴油和劳动力价格会打击农民种植谷物的积极性。

中国今年头3个月的通货膨胀达到8.3%,几乎超出了2008年政府目标的一倍。

*中国农田去年降低到接近临界点水平*

就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考虑如何控制粮食价格上涨的同时,中国农田面积去年降低到接近临界水平。

中国官方媒体中国日报星期四援引国土资源部的话说,现代化中国把传统农田转变为工业区或者居民区,这是2007年农田继续减少的原因之一。

国土资源部说,由于政府打击开发商和地方官员非法占用农田等行为,去年可耕地减少的速度比前一年有所放慢。国土资源部说,去年可耕地面积减少了4万公顷,现有农田面积为122万公顷。多年来,中国政府警告说,120万公顷是临界点。国土资源部的一位官员说,将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使用农田。他说,除非发生“生物革命”,提高产量,否则中国农田将持续面临临界点。

*今年前3个月工伤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新华社星期四说,2008年头3个月,中国工伤和交通死亡人数超过1万9千人,比2007年同期有所下降。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王君说,在11万起事故中,总的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4%。

新华社解释说,在中国交通事故也算工伤事故。

王君说,尽管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可是工作场所的安全条件仍然令人担忧。他说,矿难事故中的死亡人数下降了大约四分之一,可是尽管政府要求提高工作条件,非法采矿和隐瞒事故的做法继续存在。

中国煤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矿主为了提高产量,超限度开采,中国煤矿几乎每天都有人死亡。去年,中国的工伤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万1千人,比2006年下降了10%。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伊北京会晤 中国能解伊核难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07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