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深圳两地政协委员提出联署提案,建议通过开发港深边境地区,建立“两制双城世界级都会”。专家指出,这项提案标志着民间酝酿已久的港深联手的方案开始进入两地官方的正式筹备阶段。
出席今年全国政协会议的香港和深圳30多名政协委员提出“港深双城合作”方案,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深圳市副市长阎小培日前对媒体透露,由深圳市政协主席李德成牵头提出的“全方位推进深港合作,共建两制双城世界级大都会”的提案得到两地3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的联署。
香港民间智库智经研究中心最先提出建立港深国际大都市的构想,正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研究中心执行主席胡定旭在接受中文部电话采访时表示,港深国际大都会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他说:“香港和深圳的人口加起来有2千多万。根据现在的GDP来计算,20年后,香港可以超越伦敦,成为全球第三位的大都会。大都会的前景是可观的。香港特首在施政报告中说,要建设香港和深圳机场之间的铁路,今天的报纸也报导了香港正在考虑如何让深圳市民更方便到香港来。香港财政预算报告也提到要开发河套地区。”
*给予最大自由*
港深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中央政府批准在港深边境的河套地区建立一个类似于自由贸易区的特殊区域,发展以金融和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由香港和深圳两个城市共同开发,两地政府将对人才、物资和资金的跨境流动给予最大的自由度。
河套地区位于港深边境,是深圳河“裁弯取直”工程治理之后形成的一个地区,面积为96公顷,目前地处香港境内,但地权仍属于深圳。港深政协委员的提案建议港深双城世界级都会的建立以开发河套地区为突破口,预计这个大都会可望在10到15年建成。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深港联手创建世界级大都市的构想已经酝酿多年,但是由于一国两制的限制,始终未能形成一个具体的方案,直到找到开发河套地区的构想,才等于把这个方案落到了实处。
他说:“毕竟香港和深圳处于不同的制度环境,要做出制度上的高层次安排是不容易的。如果从河套开发这样一个项目开始,由两地来共建一个地区,可能就会使深港的经济边界越来越模糊,就会逐步做出一些制度性的安排。”
*实现双赢*
2005年,香港和深圳就河套地区开发首次达成共识。去年10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荃在施政报告中表示,任期内将致力推动十项重大建设工程上马,其中就包括河套地区开发。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美国之音表示,深港联手打造世界级大都市是双方突破发展瓶颈,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他说:“在目前情况下,深圳面临很大的障碍,搞制造业,它不如临近地区的东莞和广州,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也不是很多,发展物流业又受到香港的竞争。而香港的经济转型也没有完全实现,十年前和现在一样,香港还是以金融和房地产业作为主导。”
林江教授表示,珠三角地区的双城联手可以把香港的人才和资金优势与深圳的人力资源和通向内地的跳板的地理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双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