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这个星期晚些时候将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出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任命不仅是对林毅夫本人的认可,也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
*做出突破性贡献的经济学家*
林毅夫将是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第一个中国人,也是发展中国家首位出任此职的经济学家。
现年56岁的林毅夫1986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经在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担任要职,1994年创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且担任主任至今。他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有关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研究成果享誉海内外。他在1993年和2001年两次获得中国经济界的最高奖项孙冶方奖。去年,林毅夫成为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马歇尔讲座”的第一位中国籍主讲人。
*分析:最合适的中国经济学家*
美国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黄益平博士曾经是林毅夫在中国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时的同事。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虽然林毅夫的这一任命是很多人所没有预料到的,但是并不令人吃惊。
黄益平认为,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没有第二个人比林毅夫更合适担任世行的这一职务。
黄益平说:“因为第一,他在中国不光是在一般的经济学家当中,从政府到社会都非常肯定;另外一个,他确实是在国际经济学界也受到肯定。他在国际上所有最好的学术刊物上都发表过文章。”
针对有关林毅夫没有提出太多经济理论的说法,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都做过经济学教授的黄益平表示,并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指标来衡量一个经济学家的工作和重要性。
*分析:体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
除了林毅夫作为经济学家的成就和声望以外,黄益平博士还认为,他这次被任命也体现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于世界银行的重要性。
黄益平说:“现在中国在国际经济当中的地位很大,而且世行这些国际组织也想进一步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所以说,有一个从中国或是其他国家来的人士来担任重要工作可能对它们的发展也很有利。”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在世界银行的各种决策中影响巨大。在过去,担任这一要职的经济学家不是美国人就是欧洲人,比如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大力推动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斯坦利.费希尔和劳伦斯.萨默斯、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前世界银行驻京办事处的首席代表、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学院的资深客座教授鲍泰利与林毅夫有15年的交往了。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世界银行早就应该任命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担任这一要职,尤其是像林毅夫这样有成就的经济学家。
他说:“他是一个知识和阅历都相当丰富的人。我认为,他在世界银行可以发挥非常建设性的作用,这不光是在世行和中国的关系上,而且在世行的客户关系上也是如此。在一些领域和议题上,他比一些来自欧美的经济学家有更高的信誉。”
鲍泰利教授表示,与中国维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世界银行来说非常重要,而中国的很多经验可以给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中国以前是世行最大的受捐助国,但是去年底中国首次同意计划每年向世行提供15亿美元,来援助非洲等贫困国家。
*分析:面临如何界定世行作用的挑战*
这位前世界银行的高级官员表示,世行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在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何界定它的作用。他指出,世行传统的一些功能,例如对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已经变得多余了,但是,世行的财富在于它多年来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它的雇员所拥有的巨大知识库,因此他认为,林毅夫所面临的挑战“如何对世行作为一个知识银行的新角色做出贡献”。
鲍泰利说,尽管世行与林毅夫一直负责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很不同的组织,而且他现在的对象不再是中国领导人,而是全世界,他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这一组织还有待观察,但是他相信,林毅夫会做得非常成功。
世界银行集团的中国雇员都对林毅夫的这一任命感到高兴,尽管他们不见得都很了解他的经济观点和政策倾向。他们也认为,这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的又一证据或是结果。
林毅夫的行事风格一向低调稳健。曾经与他共事两年的黄益平说,林毅夫做事非常认真,可能是他所认识的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中最刻苦的人。
林毅夫不仅是国际经济学界最受瞩目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他的个人经历也带有传奇色彩。他出生于台湾的宜兰县,1979年在金门当兵时只身跳海游到厦门,投奔大陆。因为这一“叛逃”大陆的罪名,2002年他父亲去世时,林毅夫未能获准回台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