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近来对于燃料的价格补贴增长了一倍,显示市场供求关系的矛盾和燃油定价与市场的脱节更加突出。
今年截止到9月底,中国的燃油补贴增加到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8亿美元增加了一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央政府对于石油行业征收的特别收益金已经达到410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将征收600亿元以上。特别收益金将用于政府对于公益性事业和困难群体进行补贴,以消除成品油价格上涨对它们的影响。
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表示,中国现在对于燃油价格实现定价管理,虽然近年来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但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炼油环节亏损仍然比较严重,导致国内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偏紧,部份地区还存在停供和限供现象。
*油贱导致油荒*
今年入秋以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油荒,加油站排起长龙,许多地方甚至无燃油可供。国家发改委在声明中要求石油公司增加燃油供应,并且警告说,政府将加强对油价的管理,严惩乱涨价和黑市交易。
但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出现油荒现象的原因并不真正在于燃油短缺,而是燃油价格问题。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国对燃油价格实行控制,汽油和柴油等成品油的价格同国际市场价格和原油价格严重脱钩。以柴油为例,北京加油站的零售价格大约为每立升0.64美元,同样实行价格补贴政策的新加坡约为每立升1美元, 而在实行市场价格机制的英国,每立升柴油的售价为2美元。
*民生因素和政治因素*
中国不是对燃油价格施行补贴的唯一国家,但却是价格补贴数额最大的国家之一。美国全国能源市场协会主席克雷格.古德曼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说,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最大,中国作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能源消耗量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能源价格补贴是不可避免的,但代价是惊人的。
“在能源定价的问题上,国家除了考虑经济因素之外,不能不考虑人的因素。是否对燃油施行补贴牵扯许多政治因素。在中国,政府不能不施行某种程度的补贴,但是如果政府希望用燃料补贴来防止通货膨胀以及由此产生的恶果,其代价也是巨大的。”
*低油价种种后果*
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全国普遍出现的燃料短缺,即中国人所熟悉的“油荒”现象。曾经在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担任能源事务顾问的古德曼对美国之音表示,能源补贴后的低价燃油扭曲了市场正常的供求关系,使中国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迅速超过一个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
“我的经验是,当政府干预能源市场,试图限价时,将会导致一系列负面的后果。首先向消费者发出错误的能源信息,人为压低的油价将鼓励人们无所顾忌地消费,无论是否需要,是否负担得起,因为国家补贴掩盖了供求关系的紧张。”
其次,补贴后的燃油低价也严重挫伤了炼油厂的生产积极性。路透社援引国际分析人士的话说,按照目前中国成品油的市场价格,炼油厂只有在原油价格维持在60美元一桶才能维持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平衡。不久前原油价格窜升到接近1百美元一桶,现在仍然在90美元的高位徘徊。
今年从7月开始,中国两大国有石油企业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属的炼油厂纷纷不定期停产,理由是“设备维修”,有些炼油厂停产长达3个月之久。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减少国内燃油供应的同时,今年前9个月的成品油出口却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31%。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油荒其实并不是因为石油短缺,其真正原因是在中国形成垄断地位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炼油厂的消极怠工。中国政府完全了解个中奥妙,国家发改委的通知要求两大石油巨头“理性安排”设备维修的时间,减少成品油出口,并且加强同私营炼油厂的合作,向它们提供原油。
能源补贴政策也是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美国的全国能源市场协会主席古德曼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政府的能源补贴政策难辞其咎。
“当政府对燃油实行补贴,特别是对那些造成严重二氧化碳污染的燃料实行低价政策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仅刺激了燃油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环境的巨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