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宣布明年将进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并强调不得以各种手段人为干扰普查的准确性。不过,参加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经济专家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能依然会是影响普查准确性的最大障碍。
中国国务院日前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公布了进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展开这次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8年12月31号。普查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以及科技活动等。
中国国务院在通知中说,第二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是调查中国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结构、技术现状、能源消耗等情况,并且为政府建立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以及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做准备,最终目的是为中国政府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统计信息。
*经济普查与地方政府业绩*
北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前北大企业管理学院院长阎雨对中文部记者说:“这是一件好事,无论对政府、对于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是需要了解一些经济结构、经济布局的情况。对于政府来说,调整经济结构、做产业规划来说,这是一个很必要的经济手段。对普通人和社会各阶层来说,对于他们产业上和发展上,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很快发现,中国经济专家和学者极度关注的是经济普查的准确性问题。阎雨教授说,经济普查要同地方政府的业绩分开。他说:“要把经济调查作为一种纯技术的工作。如果通过经济调查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的政绩结合起来,这可能会造成数据上的失真。以前的类似调查有方法的问题,工作人员也不是很认真,加上工作人员也有顾虑,因为调查员都是从基层过来的。”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协作研究员、参加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经济学家姚监夏在接受中文部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国社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时引用了一句顺口溜:“新华社曾经发过一个顺口溜:‘村哄乡来乡哄县,一直哄到国务院,国务院、也不怕,红头文件往下发,一级一级照样念,管它兑现不兑现。’”
姚监夏说,上次全国经济普查中一些单位不得不虚报。他说:“有一个有名的生产队,队长报产值10亿,三天工作熟悉以后,他只报了一亿。他为什么要报10亿呢?因为前面的人都虚报了。我说,原来一亿、报三亿、五亿的现在已经升官了,正好当县长和主管专员,他说,你这个老头还真了解我。现在戳破这个泡沫,他要得罪一大堆上级人物。这是影响统计准确性的一个问题。”
*三个豁免建议*
姚监夏说,中国各级政府内存在浮夸现象,一批官僚因此上台,许多企业过去上报业绩时也虚报、谎报。民间人士也不乏此例,过去“万元户”风光无限的时,一些万元户就是领导替当事人报的名。姚监夏说,他对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有3个豁免建议:“怎么让地方官僚和从前的官僚、甚至升成中央甚至部一级、省一级的官僚不因为过去的吹牛而受责备?现在正在当政的官僚不至于因为说了真话而下台。还有,我自己报了以后不至于给我征收好多税,而且还追以前的税。这3个情况将影响到经济普查的准确性。”
中国国务院表示,普查资料既是国家机密,也是普查对象的商业机密。国务院还特别强调,普查资料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