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45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德国总理中国行 中德媒体赞扬声


这个星期的对比新闻,我们的话题是围绕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海内外媒体的不同报导。

首先看看中国官方媒体的报导。新华社报导了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并且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了会见。新华社的报导说:

“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默克尔访华举行了欢迎仪式。会谈结束后,两国总理将共同会见中德企业家和媒体记者,并出席有关合作文件签字仪式。访问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将分别会见默克尔。除北京外,她还将访问南京。”

*中国官方媒体不提人权外交*

中国官方媒体异口同声地强调了中国和德国在贸易方面的合作,掀起了中德合作的新高潮,但是只字未提这次默克尔访华重启人权外交方面的内容。中国官方媒体没有报导默克尔访华的第二天恰逢国际新闻自由日,默克尔会见了四位中国独立知识分子,其中包括因为大胆直言揭露腐败,敢于用铁肩担道义而被撤职的前中国青年报冰点杂志主编李大同等四人的消息。

《亚洲时报》认为,默克尔 8月29日结束3天访华行程,种种迹象显示德国的对华政策或会重返“人权外交”的轨道,向中国施压多于拉拢,又强调中国须负上更多国际责任。

*会见李大同贺延光等*

亚洲时报报导说,默克尔访华的3天行程中,最惹人注目的并非第1天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及总理温家宝的会面,而是行程第2天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人权演说”,及当日与4名异见人士进行的会面。 默克尔在国际新闻自由日会见的四位独立中国媒体人士是:《中国青年报》副刊《冰点》前主编李大同、《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展江和搜狐网博客频道主编赵牧。

德国之声详细地介绍了这次德国总理中国之行会见被撤职的前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等四人的情况。

德国之声报导说:默克尔在谈话中重点关注了中国公民的信息渠道,以及中国媒体的新闻自由程度,此外,默克尔对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并由此而带来的讯息自由交流尤其感兴趣。

参与会谈的前“冰点周刊”主编李大同表示:“默克尔总理特别想了解中国媒体的现状和发展,尤其是新兴媒体互联网在中国社会进步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关心中国当前社会的一些基本现状和矛盾。”

德国之声报导说,在会见中,默克尔总理问中国新闻业的代表中国媒体能否对政府进行批评。展江博士是如此回答的:“今天在中国的媒体上,特别是在互联网上,对官员的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开展的,特别是对于省部级以下的官员,即使是传统媒体现在也在开展批评。主要是通过评论的形式,而不是通过报导的方式。”

*媒体法能保护媒体和社会*

展江在和默克尔举行了会谈之后对美国之音记者说,如果说中国30多年来的法制建设有很多进步的话,那么在传媒领域的进步则比较小。

展江说,中国在媒体立法上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是他说,人大明年要开始制定未来5年的立法计划。与以往不同的是,人大现在正在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他希望就新闻立法提出建议。

展江说:“我觉得还是需要有个专门的新闻法或媒体法,明确媒体和政府、和社会的各种关系。这不仅仅是保护媒体,也是保护社会各方面不受媒体的侵害。这是今天我讲的主题。”

展江说,传媒立法需要各界呼吁,同时在中国从人治到法制转变的过程中,还存在阻力。他说,在传媒领域里,有些人还习惯搞人治。

李大同也认为,只有制订了新闻方面的法律,中国的媒体工作者日子才会好过起来。 李大同曾经主持编辑中国青年报反映社会问题的《冰点》栏目,后因为中宣部的干涉而被免职。他在“冰点事件”时就开始质疑中宣部权力来源的合法性。

*经贸虽无突破 敢言赢得舆论*

这次默克尔访华,会见李大同等异议媒体人士,还在公开演讲中敦促中国尊重人权,一些海外媒体评论说,这是默克尔访华在经贸上没有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主要原因。然而,默克尔在人权、新闻自由以及环境和气候保护等方面的坦率言论赢得了德语媒体的广泛赞扬。

《图林根汇报》写道: “生意要做,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做生意。北京领导人显然害怕在国际社会受到像麻疯病患者那样的待遇。默克尔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她以明确的语言谈到人权,会见批评政府的记者。德国国内、甚至反对党和大赦国际都发出了欢呼声。”

“默克尔没有把生意放在良知之前。她没有用拳头敲打桌子,但也没有视而不见。她会见批评政府的记者,给了反对派以勇气,告诉他们,他们并没有被遗忘。她向中国领导人表明,在人权问题上转变立场不会丢失脸面,而只会给中国开辟重要的新机遇。”

《慕尼黑晚报》写道:“默克尔在美国总统布什那里没有省略关塔纳摩的话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正面谈论俄罗斯在车臣的所做所为。现在在中国,他提出了人权这个不受欢迎的话题。人们不禁要问,默克尔能收到多大效果?迄今为止,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压力都一笑了之,因为中国在经济上占优势地位。但为了奥运,中国需要对外展示良好形像,也许这是促使北京开放的机遇。但长期来看,只有西方用一个声音说话,才能取得成功。”

*生活朴素 节约公款*

默克尔访华中人权外交的一面,虽然被中国媒体忽视,但是,这次默克尔访华最有震撼效应的,不是她这次会见不同政见人士,而是在南京的访问。

南京的官方的《新华日报》报导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昨天抵达南京访问。江苏省省长梁保华会见了默克尔总理,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梁保华代表省政府和江苏人民对默克尔总理表示热烈欢迎。梁保华说,默克尔总理此次访问,必将有力推动江苏与德国的合作交流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 ”

从官方媒体的报导,显然看不出有什么震撼效应。然而,《亚洲时报》报导说,默克尔抵达南京后,被安排住在南京市内“索菲特银河大酒店”顶楼的四百多平方米总统套房。但默克尔认为这个安排过于奢华,坚持要入住七十多平方米的商务客房,房价一千八百元,只是总统套房的二十分之一。这种平实、朴素的作风,令南京人耳目一新。

第二天早上,南京方面安排德国官员到专门招待贵宾的餐厅用餐,但默克尔坚持跟其它旅店里的旅客一样,到七楼的西餐厅吃自助早餐。用餐时,德国总理默克尔拒绝服务员的服务,坚持自助,自己到餐厅取食物。南京扬子晚报记者注意到, 默克尔在切面包时,不小心把切下来的一片面包掉在地上。餐厅经理赶块过来,但默克尔抢先把麦包拾起,放回自己的碟上。这顿早餐,默克尔吃了煎蛋、芝士饼、西瓜,还吃了那块掉到地上的麦包。

*震撼教育*

亚洲时报记者潘小涛发表文章认为,默克尔给中国人上了一堂“震撼教育”课。文章说:默克尔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政治课,比其它外国政要在北大、清华的演讲,更具震撼力和教育意义!

默克尔作为一个平民化女总理,平时也到附近的超市购物。据路透社记者报导说,默克尔前往柏林弗里德里希大街火车站内的一家超市,而该超市距离总理官邸只有几分钟的步行时间。默克尔买了一些橘子和柠檬。而她随后也很有礼貌的和其它购物者一起排队等待付费,并且是用自己钱包里的现金来付费。总理和其他顾客一样乖乖排队,绝没甚么特权,在德国没有什么稀奇,然而对中国公众而言,总理默克尔的作为实在太震撼了。

亚洲时报评论说,尽管默克尔此行不断提及人权问题,并跟四名中国异见记者见面,不给脸面给中国,又不肯借助欧盟轮任主席的机会推动取消对华军售,以致她此行收获不多,做不成多少生意,也令中德关系“变冷”。但是,默克尔送给中国人的却是一份“厚礼”,就是实实在在的“身教”,让中国人亲身领会,一个文明、民主制度之下选出来的官员该有的行为标准,该怎么要求自己的干部,该追求一个甚么样的社会制度。这比一千句批评来得更有力量,更能震撼中国人的心灵!

*网民多喝彩 官员应汗颜*

澳门日报也评论说:德国总理让中国官员汗颜。澳门日报报导说,一个堂堂富国的总理竟如此知悭识俭,不仅让中方接待人员、酒店员工感到意外,也让那些乐于公款吃喝玩乐的中国官员汗颜,让那些对挥霍公款变得麻木的人如醍醐灌顶。互联网上,内地许多网民为之喝彩,不少人认为中国官员应该好好地向默克尔学习。

澳门日报援引中国媒体的报导说,仅公款出国一项,中国每年的花费便超过四千亿元。如果按每人每次消费五万元计算,每年公款出国的人数达八百万。若加上公款消费(包括各地吃喝招待等),这两种“最常见”的行为每年开销便占了中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靠品德更靠制度*

澳门日报对比德国和中国的体制说,德国总理不住总统套房而住普通套房,除了个人原因,更重要的是制度使然。德国对官员的公务消费有着严格限制和监督,总理自然也不例外。比如德国官员的消费清单是公开的,公众随时可以查询。如果有官员大肆挥霍公款,那他面临的将不仅仅是舆论的质疑,很可能因此丢官甚至锒铛入狱。

而中国去年有四千八百多名官员因挥霍浪费国家资财、违反财经纪律受到党纪政纪处份,丢了乌纱,但大多数人仍逍遥法外,无须受到法律制裁。因为根据中国官场上的潜规则,“公家的钱,只要不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再怎么花也不要紧”。因此,不少官员敢于入住总统套房、敢于以各种名义出国旅游、敢于超标配备豪华公交车、敢于建豪华办公楼……

澳门日报呼吁中国有关部门立法,给官员 “公款吃喝旅游”立一个罪名,同时让官员的公款消费变得透明。

*肃然起敬*

默克尔的平民化作风,给中国国民以震撼。

羊城晚报发表朱慧松的评论说: 德国是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百姓生活富足,而总理更有着丰厚的薪金,一块面包对默克尔来说实在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其出访用餐属于“公餐”范畴。可她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做出了这一举动,说明节俭已经是其下意识的习惯。默克尔的这一举动非但不会影响自身和国家形像,反让人肃然起敬。

朱慧松写道,德国女总理或许并未读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中国诗句,但却用实际行动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有媒体报导:国内普通餐馆一桌饭菜一般至少会剩下10%甚至更多,一家餐馆平均每天就要倒掉50公斤的剩饭菜。全国一年在餐桌上的浪费高达600亿元。 和德国相比,我们要穷许多,而在权势地位上我们更无法和默克尔相提并论。默克尔的举动让我们感到脸红。

*权重却谦卑*

苹果日报专栏作家李怡最近撰文呼吁,中国领导人应该像默克尔学习。他在题为《最有权力女人的谦卑》一文中写道:福布斯Forbes杂志最近公布全球最有权力女人排行榜,高踞榜首的是去年百大榜单上连名字都不见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居榜首的是美国国务卿赖斯。

不过,刚结束在中国访问的默克尔给中国人留下的印象却不是她的权力,而是她的谦卑,她的平民化。这两天,在内地网站造成的震动,实在值得所有掌权者,特别是中国掌权者,好好地省思。

*中国权力私有制*

李怡在文章中从中国的政治体制分析了为什么默克尔的行为在中国民众当中引起了震撼效应。他说:中国的现实是:一个号称平等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旦加上“中国特色”,就变成一个将人分成十等的社会。社会主义号称生产资料(土地、矿山等)公有,然而政治权力却是私有的,由打下江山的执政党拥有所有权力,再等级授权向下分配。社会主义国家从不实行由人民投票授权的权力公有制。

“近十多年的市场化和向私有制转型,过程也是由掌政治权力者将号称公有的国企名正言顺地转移到子女、亲友、部属手上。中国一切弊端的根源,就是这种权力私有制。在中国,党、国家、政府各级领导人,都是高踞于百姓头上的特权阶层,对百姓予取予携。也因此,老百姓见到默克尔这种民选总理的表现,才会有震撼反应。”

*从默克尔行为看中国为何落后*

中国目前GDP排名,和德国不相上下,据有的中国经济学家乐观地预测说,中国的GDP将在2050年超过美国。然而,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说,中国迅猛发展的经济并没有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实惠,也没有形成一个中产阶级阶层,而是扩大了贫富悬殊。

中国的财富都到哪里去了呢?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略微透露出一点端倪。学习时报透露,中国的公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6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20%左右。

根据这个官方公布的数字,如果不算贪官污吏通过官商勾结所掠夺的房地产,以及他们在国有企业转型时巧取豪夺的巨额款项,仅仅他们坐车和吃喝就消费了全国财政收入百分之二十,达六千亿元人民币。

一些分析家说,无怪依靠中国的官员从上而下进行反腐根本无法根除中国的腐败问题。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裹足不前,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官员根本不想从事这种剥夺自己手中权力和利益的改革。

有观察家在中文互联网上发表评论说:“从默克尔行为,我们大家可以看到为何中国会落后的了,为何中国平民百姓难以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因为都让官员享受去了!”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促出口迎战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此举能否奏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