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27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伊朗逮捕中国“间谍”用意何在?


星期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会见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两人就双边关系做出积极表态。但是在同一天,伊朗司法部宣布逮捕了两名涉嫌在伊朗从事间谍活动的中国公民。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政府在两国领导人握手言欢之际宣布逮捕中国公民,一方面反映出伊朗政坛不同势力的争斗。另一方面也是为捍卫本国核利益而做出的宣示。

*胡艾高峰会重申加强关系*

胡锦涛和艾哈迈迪内贾德重申了进一步巩固双边友好合作关系的意愿,并着重就伊朗核问题交换了意见。

胡锦涛表示,中国理解伊方对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关切,同时呼吁伊朗在核问题上体现出更多灵活性。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不谋求拥有超出国际法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之外的权利,并将继续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同时宣布逮捕两中国公民*

就在同一天,伊朗司法部官员宣布逮捕两名中国公民,并指控他们针对伊朗的军事及核设施进行间谍活动。伊朗官员说,两名中国人以旅游者的身份从伊朗南部的基什岛进入伊朗,他们在阿拉卡市的军事设施拍照时被拘留。美联社报导说,伊朗正在阿拉卡修建一座40兆瓦的核反应堆。

中国的新华社和外交部的网站在发布胡锦涛和艾哈迈迪内贾德会见的消息时,没有提到两位元首是否谈及中国公民在伊朗被捕一事。但是,在伊朗政府公布逮捕中国公民9天前,中国外交部网站8月6号在“领事服务”的“出国特别提醒”内发布公告,提醒赴伊朗的中国公民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宗教风俗,不要在街道等处随意拍摄。这条公告还提及,一些在伊朗的中国公民因不了解伊朗国情,误对当地政治、经济及军事敏感地区拍照,最近被伊警方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扣留,并被送交法庭审讯。

*伊朗国内政治角力对外延伸?*

按照国际外交不成文的惯例,两国元首会晤之前,通常双方政府会预先做出一些积极姿态为元首接触营造积极气氛。但伊朗政府此次却反其道而行。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智库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研究院泰德.卡蓬特认为,伊朗政府不早不晚,偏偏赶在艾哈迈迪内贾德与胡锦涛会晤时宣布以涉嫌间谍罪逮捕中国公民,并非有意激怒中国,而很可能是伊朗国内政治角力的对外延伸。

他说:“伊朗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一体化政府。在伊朗的政治精英里,有各种不同的利益阶层。其中有些派系坚决反对艾哈迈迪内贾德的政策。这次事件有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派系试图公开让艾哈迈迪内贾德难堪,并借此削弱他的形像和权威。另一种可能,就是伊朗政府内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激进派和强硬派希望告诉中国,不要想当然地以为伊朗会接受北京对伊朗采取的任何政策。”

*借机宣示维护核权力决心?*

以前,伊朗曾经多次指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英两国,对其进行间谍活动。本星期一,伊朗司法部宣布,完成了对两名被控从事间谍活动的美籍伊朗学者的调查。

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研究员泰德.卡蓬特认为,伊朗当局也可能希望借助逮捕中国人来向全世界宣示,在捍卫核利益方面,伊朗将对所有大国采取一视同仁的立场,而不会因为伊朗与之双边关系的远近亲疏而有不同对待。

*中国若丢面子北京可能会翻脸*

那么,“间谍事件”会不会对中伊关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呢?卡蓬特认为,如果伊朗政府近期内不软化其立场,让中国可以“挽回面子”的话,中国将会毫不客气地还以颜色。

他说:“如何伊朗仍然态度强硬,让中国下不了台阶的话,中国会毫不犹豫地提醒德黑兰,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可以阻挠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的国家之一。如果伊朗继续坚持强硬立场的话,中国可能会告诉伊朗,维护伊朗利益不再是中国的外交重点。”

卡蓬特分析说,从中国外交部不久前在网站上发布的提醒中国旅游者不要在伊朗随便拍照的信息来看,似乎中方已经在开设尝试用比较低调的手段把“间谍风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他说:“中国外交部网站声明的潜台词是,整个事件是一场误会。这两个人只是不知情的旅游者,无意中侵犯了伊朗的安全禁地。我的推测是,伊朗欣然接受这种说法,给这两个人提出‘游客警告’。然后,整个事件就这么结束了。”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重播“特朗普新政”经贸篇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59: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