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民众在互联网上对最近发生在中美两国的两起突发性灾难新闻事件表示关注。无独有偶的是,这两起事件先后相隔48小时,事件中死亡人数也类似:发生在中国辽宁铁岭的钢水包脱落的事故,造成32人死亡;发生在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校园枪击事件,凶手持枪打死的人数也是32人,然后凶手自杀身亡。
虽然媒体对两起事件都进行了大量的报导,但是,对这两起事件的报导所折射出的中美两国新闻理念的不同,人权观念的差异,对新闻价值判断的尺度等,都值得进行进一步对比、探讨和分析。
2007年4月18日上午7时4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倾覆的特大安全事故。
综合中国媒体的相关消息,一个装有30吨钢水的钢水包在吊运下落至就位处2到3米时,突然滑落,钢水洒出,冲进车间内5米外的一间房屋,屋内正在交接班的32人全部死亡,另外还有6人受伤。据报导,在这起死亡事故中的工人的躯体被几千度高温的钢水完全融化,冷却后形成一个融化了32个人体的大铁饼,惨不忍睹。
这起事件正好发生在美国维吉尼亚校园枪击案的两天之后,由于中国媒体对美国校园枪击案进行了铺天盖地般的多角度、多侧面、跟踪式的实况报导。很多中国民众都在关注这起发生在中国的悲剧是否能够得到媒体同样的重视。
一位中国人注意到:“从网上现在看,只有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骆琳、副省长李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而各个网站的报导力度看,腾讯和搜狐以一条新闻,加几条链接。而向来以新闻为主打的新浪仅仅是一条新闻,与整个专题、整个专题地报导美国枪击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网友:对中国人死亡为何如此冷漠?*
这位中国人不禁问道:“同样是这么惨重的事故,对于国内的伤亡事故为什么就是这么漠视,难道就是因为我们平常见到国内发生这样的事故、矿难太多了,看到这样的死亡人数已经习惯了吗?”
他还说:“对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国民来说,发生事故后当然是可以采取挽救措施,努力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但是麻木的心是最让人感到害怕的。”
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区的中文《观察》网站刊登李剑虹的文章,对中国媒体如何报导辽宁铁岭钢水包惨案和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同样的无辜生命,同样的令人揪心!然而两起事件发生之后,两国媒体各自对事件的报导方式、各界相同或不同的反应,却更加令人唏嘘叹惋!生命在不经意间,似有了不同的轻重份量。”
*李剑虹:当晚新闻联播不提铁岭灾难*
李剑虹在中国辽宁铁岭4月18号早晨7点发生32人死亡的钢水包事故的当天晚上,赶快打开电视机,希望从中国最权威的全国新闻联播节目中看到中国官方媒体对这个事件如何报导。在辽宁发生32人死亡的重大事故发生的12小时之后,当晚7点档的新闻联播播出的国内主要新闻是:
胡锦涛勉励广大话剧艺术工作者:积极反映人民心声,热情讴歌时代精神;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
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11.1%;
──贾庆林会见突尼斯总统本.阿里;贾庆林抵达阿克拉开始对加纳进行访问;
──吴官正会见西班牙参议长;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坚决抵制黄色诱惑,等等。
当晚的新闻联播节目没有报导任何与辽宁铁岭钢厂重大事故有关的消息。当天新闻联播接近尾声时,倒是出现一条与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有关的新闻:美枪击案凶手作案间隙曾向媒体寄过包裹。
CCTV网站在4月18日辽宁铁岭事故发生当天的新闻头条是:胡锦涛就美国大学校园枪击事件向布什致慰问电。随后的几条消息分别是:
──胡锦涛会见巴基斯坦总理阿齐兹;
──中宣部、教育部、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关于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向方永刚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贾庆林会见突尼斯总理;
──曾庆红分别会见德国国防部长和乍得对外关系部长;
──吴官正会见西班牙第一副首相;
──第六次大面积提速今天实施,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第六次大提速首日,各地采取措施确保铁路安全畅通……
李剑虹注意到,在央视新闻网站上,当天对辽宁铁岭事故未着一字,彷佛这桩造成32人惨死的惨祸当天不曾在中国发生过。
而在4月18日的新闻里,除胡锦涛主席致布什总统的慰问电以外,中央电视台还报导了另外一条和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有关的消息:“美校园枪击案嫌疑人被证实为韩国学生”。
李剑虹注意到,在美国校园枪击案件发生的当天,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就有3条与校园枪击案有关的消息:
李肇星就美国大学校园枪击事件向美国国务卿赖斯致慰问电;
美国校园枪击事件造成33人死亡;
外交部发言人就美维吉尼亚校园枪击案答记者问。
李剑虹对此感到不可理解:同样是30多个鲜活的生命,为什么中国的报纸可以用整版报导美国校园枪击案,央视新闻联播连续3天有消息追踪,中国外交部对美国校园枪击案表示震惊,中国外交部长和国家主席分别发出唁电表示哀悼和慰问,而自己同胞的死难,竟在新闻联播中只字未提?
*中国人的生命价值*
李剑虹的观点,在很多中国民众心目中引起共鸣。一位笔名为石巍的中国网友发表文章:请胡主席给铁岭人民一个慰问电。他在文章中说:“18号,传来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布什总统的慰问电,向(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事件的)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祝伤者早日痊愈。 ”
他说:“这是一个礼仪性的举动,本来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为之感到欣慰。然而,笔者不仅没有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任何宽慰,它反而令我们感到异常的错愕、羞耻和愤怒。因为就在中国国家主席发出这封电报前的几个小时,在中国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钢公司发生了钢包脱落事故,致32人死亡,数人受伤。
“现在40个小时过去了,媒体上没有国家领导人的只言片语,死难者家属身旁没有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天安门前的国旗高高飘扬,电视上一片莺歌燕舞……32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在上千度的钢水中瞬间化为一缕青烟。它只是一缕青烟。
“胡主席没有‘沉痛’,没有‘哀悼’。清河灾难,中国领导人根本无暇顾及,却在百忙之中对万里之外的布莱克斯堡悲剧表示慰问。这一切,仅仅因为铁岭死的是中国人。 ”
他在文章中最后呼吁说:“胡主席,请给铁岭人民也发一个慰问电吧,因为中国人也是人。 ”
*全球几百所大学发唁电独缺中国大学*
谈到慰问电,记者注意到,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网站,至今仍然以醒目的地位,刊登了来自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大学和高等教育学府表达他们哀悼和慰问的文章和网页链接。
在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公布的几百所来自美国和世界的各高校名单中,记者没有发现一所中国高校的名字。尽管在美国高等院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几乎每年都独占鳌头,尽管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光是中国留学生就有900多名,尽管很多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之间学术交流频繁,人员交流关系密切,但是当美国维吉尼亚理工大学遇到危机和困难的时候,当全世界几百所大学向自己的同行表示同情、安慰和支持的时候,没有一所中国大学的名字出现在向维吉尼亚理工大学惨剧表示过哀悼的大学名单上。
中国的清华和北大曾经被一些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戏称为留美预科,因为每年都有相当高比例的清华和北大的毕业生把到美国留学深造作为毕业后的第一选择。
记者从北美访问中国最著名的高校北京大学的新闻网站,本周十大热门新闻分别是:
(一)北大校领导检查指导工作。(二)孟二东教授铜像揭幕。(三)北大新增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三名。(四)纪念北大团校成立25周年。(五)新一届十佳歌手榜新鲜出炉,总决赛点燃不眠之夜。(六)北大舞蹈团二十周年完美演绎。(七)青春侠女文人梦。(八)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莅临北大。(九)北大之峰决战落幕。(十)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做客北大。
从北大新闻网上看北大,但只见歌声悠扬,舞姿婀娜,一片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唯独缺了历代中国文人忧国忧民的人文关怀。
正当北大学生为新出炉的十佳歌手总决赛点燃不眠之夜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大部份大学校园的学生们,点燃的是手中的烛光,用一片烛光的海洋表达他们对生命短暂和永恒的思索,用32响教堂的钟声,用放飞的32颗白色气球,用数以万计的雪片般飞向维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慰问卡,表达美国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百姓对生命的尊重,对逝者的追思。
*中国各种灾难太多已失去新闻性?*
为什么中国媒体对发生在身边的中国人的生命丧失麻木不仁呢?海外一位著名媒体观察人士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南方都市报发表的作家林达的文章《我看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认为,矿难之类的新闻在中国屡见不鲜,已经成了“狗咬人”,而只有“人咬狗”才有新闻价值。
文章说:“几乎在美国事件发生的同时,中国发生矿难,有和枪击事件牺牲者同样数量的矿工死亡。有人感叹中国媒体和公众对两个事件的关注程度有很大差异,质疑是否在大家心目中,美国人的命‘更值钱’?其实,这是一个新闻性问题。所谓新闻性就是一句大家熟悉的新闻界格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相比之下,后者有更大的新闻性。”
新闻,是记者和媒体对新近发生或者发现的事件的报导。记者在报导新闻的时候,首先要对新闻的价值作出判断,其中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是衡量传播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尺度,但读者兴趣不是唯一的尺度。
30吨重的火热的钢水,把32个人溶化进一个铁饼,这样的事情显然不像狗咬人那样天天发生。这个事件反映出中国在对国企进行私有化改造之后所折射出来的很多问题:如何找出安全生产与谋取暴利之间的平衡关系?
*深层反思:中国媒体没有自由*
国营企业私营化后工人权益如何保障?为什么交接班的小屋可以建在钢水包之下?中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新闻和美国的负面新闻关注的热度变化等等,都值得探讨。显然不能用“矿难在中国屡屡发生,已经重复多次,受众已经普遍对矿难之类的新闻产生了精神和反应的疲劳,本能地降低对事件的关注和兴趣”来为中国大陆媒体的冷漠提供解释。其实,不是观众审美疲劳,而是媒体故意不报;不是媒体不愿意报,而是媒体不敢报,不能报,中宣部不让报。
实际上,中国媒体在报导灾害性新闻的重美轻中倾向背后深层反应出的是中国媒体至今还没有争取到新闻自由,采访自由和报导自由。
*网友:中国从未为遇难百姓降半旗致哀*
美国全国为在校园枪击事件中死亡的学生和老师降半旗的新闻也在中国民众当中引起反响。一位中国网友在网上对比了两国降半旗的做法说:“要死多少人,我们的国旗才能降半呢?”他回顾了中国法律有关下半旗的规定:
1990年6月28日,第7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4条规定,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四)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
这位中国网友指出:“回顾过去,凡是国家领导的死亡都无一例外的执行了这个政策,甚至谢富治这个并不符合资格的人也下了半旗,可是从来没见哪次为了重大灾难死亡的老百姓执行过下半旗政策,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唐山地震,整整24万人罹难,就连联合国总部都降下了半旗,可是我们的国旗却一刻也没降下来。”
他说:“我们和美国同时发生了32人遇难的悲剧。美国大学的犹太老教授和韩国杀手虽然很有新闻价值,也很有思考价值,但毕竟那是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外的事情,而被钢水烧化的32个工人却是我们的身边之事。
“网友们和新闻媒体都表现出对美国人无限的关切和对国人灾难难言的冷漠,在国人嘲讽美国枪支管理制度的时候,能不能也为我们的同胞难过一次?半旗可能没什么实际意义,但这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人权和生命的尊重,而这种尊重蕴涵的社会意义是金钱无法带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