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一项报告指出,中国将成为2007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基础,但中国也将面临伴随经济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有分析认为,第一,中国政府目前有解决问题的资源;第二,有很多事情可以不花钱就可以做到。
*中国是亚太经济增长驱动力之一*
联合国亚太经合理事会星期三发表报告说,在美国和欧洲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之际,2007年,中国、印度和日本将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报告说,由于中国采取降温措施,预计2007年经济增长率为9.9%,略低于2006年的10.7%。不过,报告也警告中国经济仍存在过热风险。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四公布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1%,似乎也印证了一些专家的担心。
*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越来越严重*
联合国经济学家表示,伴随中国经济转型和快速增长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联合国经济学家卡萨哈拉说,财富分配不均、环境污染以及失业问题都会导致社会紧张;另外,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国意识形态和影响也是中国政府面临的挑战。
卡萨哈拉说,随着民众对外部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更敏感,更具有民主意识,他们就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甚至会重走1989年的道路。
*中国有能力解决长期被忽略问题*
联合国发展署驻华代表马利克星期三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也呼吁中国政府面对资源减少、环境恶化和贫富差距的挑战。他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00美元,已经不再是低收入国家;但是,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许多群体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没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马利克认为,在经济多年快速增长之后,中国政府现在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严重问题了。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里斯金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分析说,中国目前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下子全部解决,这涉及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式来改善局面,逐步取得一种更好的平衡。
里斯金教授说:“我想这就是中国政府表示希望做的,即建立一个和谐社会,避免贫富差距扩大,把重点放在贫困的农村,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政府现在注重走一条公平、公正的发展道路。”
里斯金教授分析说,10年、15年前,中国政府即使有这种愿望也没有实现愿望的资源,但上世纪90年代中的税改以及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税收增长,政府的资源比过去增加了许多。
*有些事情不花钱也可以做*
不过,里斯金教授指出,有很多事情不必花钱就可以做,比如调整经济机制、调整价格、税率变化等等。有经济学家建议,中国考虑向出口产品征税,而不是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这样很可能有助于平衡贸易,而不至于使农民因为人民币升值、进口农产品价格相对低廉而遭受损失,政府也可以增加税收。
里斯金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在公平公正和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上过去采取的是一种非常放任的立场,现在这种不平等现像日趋严重,致使要求改变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得到了高层领导人的认同,这也是中国政府开始付诸更加积极行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