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36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钉户事件:媒体网络促维权开民智


今天的对比新闻节目中,我们要介绍和分析中外媒体关于重庆钉子户的报道,看看媒体和网络在这次事件中的作用。

*纠纷终结束 记者松口气*

首先看看人民网的报道。人民网重庆4月2日电 :倍受世人关注的重庆杨家坪鹤兴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纠纷──最牛钉子户建筑物拆除工作今晚7时开始施工。22时39分,最牛钉子户建筑物轰然倒塌。至此,重庆杨家坪鹤兴路旧城改造项目拆迁纠纷告一段落。

一户普通重庆家庭的拆迁,居然牵动了人民日报记者的神经,报道的字里行间,似乎看得出记者松了一口气。

*公众增新知 英语添新词 *

关于重庆钉子户的中外媒体大量报道首先是从网上开始的。随后,海内外的媒体一起跟进,最牛的钉子户一时成了中国最热门的新闻。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新闻,居然还给英语增加了一个单词,钉子户的英语被翻译成nail house, 和纸老虎一样,成为一个充满中国味道的英语单词。

很多中国媒体在报道钉子户的时候,没有仅仅停留在对事件的表层报道上,而是挖掘新闻背后的深层的含义。很多媒体公开宣扬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和原则,并且巧妙地运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对钉子户进行了中外对比,像悄无声息的蒙蒙春雨,给读者心灵带来了一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启蒙教育。

*房主告赢德皇 国王捐款保磨房*

德国国王和平民磨房的故事就常被人提起,过去发表过的文章也被人引用。有人复述了中国的《法制早报》2005年发表的学者支振锋写的《法治不是白皮肤蓝眼睛的专利》一文所讲的故事。支振锋的文章说:

十九世纪中后期,战功卓著的德国皇帝曾“惨败”在用法律武装的一介草民的手下。

一日,威廉一世在其行宫登高远眺,发现外面一座古老的磨房严重遮挡视线。他便打算买下磨房并拆掉。不料磨房主是个钉子户,说此乃祖传之物,任凭国王请求,硬是不买帐。威廉大怒,命令卫队“强制拆迁”。磨房主冷眼旁观:“为帝王者或可为此事,然我德国尚有法律在。此不平事我必诉之法庭。”

果然,很快磨房主一纸诉状诉至法院。法院判令皇帝恢复原状重建磨房,并赔偿损失。威廉看了判决虽然不快,但仍然遵行判决,没让法院“执行难”。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完了,然而,数年后,老辈去世,小的继承。偏偏小磨房主手头拮据,他便给威廉二世写信,要求把磨房卖给小国王。威廉二世很快复信道:

“亲爱的邻居,你说要把磨房卖给我,这可事关国家大事,我以为万万不可,因为这座磨房已成为我国司法独立和裁决公正的象征。我怎么忍心让你丢掉这份产业呢?你应当竭力保住这份产业并传之子孙,使其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名下。你现在经济困难,我十分同情,派人送去6000马克,以解燃眉之急。”

信末署名是:“你的邻居威廉”。

结果,这座象征司法独立和裁决公正的古老磨房至今仍然屹立,而且成为旅游胜地。一些法律毕业的大学生还以观摩磨房为自己从业的必须程序。

*今昔对比 中西对照*

对比中国的钉子户和德国的钉子户,经常在网络上发表评论的魏厚仁感慨道,这个波茨坦磨房的故事说明,中国所面临的司法现实,还不如一百多年前还没有进入宪政秩序的西方国家的君主制度。

魏厚仁在对比重庆钉子户和中国其他地区被野蛮拆迁的民众的遭遇和经历之后说:重庆的官僚和开发商,毕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最牛钉子户”。无论制造这个孤岛的行为多么野蛮,但两年多了,这样的孤岛恐怕在中国哪也保不住。因此,我们应该感谢重庆的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集团,是你们或多或少的良知和人性残存,给我们中华民族保留了这一难得的政治坐标系,以便人们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法律现状能与西方君主专制时代进行有效的比较,最终得出每个人自己的政治判断。

魏厚仁说,如果说任何政治制度都是当时文化的产物的话,通过“重庆旱海中的孤岛”与“德国君主专制的波茨坦磨房”的比较,应该得出一个结论,西方的现代文明优于君主制,君主制优于中国的皇权专制,中国的皇权专制优于人为建构的极权主义。“

*当事双方和政府三赢*

网络作家秦耕在海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中国历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坚持到最后的结局,认为这是中国公民维权的新模式,表现出非暴力的胜利。

他认为,在最牛钉子户事件中,吴苹夫妇与开发商最后互相妥协,达成协议,房屋和平拆除,是当事人双方和政府三方的共赢,是一次非暴力的胜利,是最好的局面,是近年来公民维权运动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也为中国公民维权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路径。

秦耕分析说,从吴苹夫妇的角度,他们如愿以偿,利用舆论压力迫使开发商在异地补偿协议上盖下公章,避免了悲剧结局,取得了维权胜利。从开发商的角度看,以异地补偿的方式成功拔除最牛钉子户,使开发项目得以顺利进行,也是最佳选择。

秦耕说,也许这家开发商仅仅是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屈服,被迫选择了和平、理性、协商的途径解决问题。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正是一次民间力量的胜利,是媒体舆论和民间关注正确发挥作用的体现。

秦耕说,从政府的角度看,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已经成为全国性的冲突热点,引发无数群体上访告状和人命惨案。重庆市政府在多元利益关系面前,没有选择强行拆除,客观、理性对待拆迁争议,避免个案上升为公共危机。

秦耕援引甘地的话说,非暴力运动没有敌人,参与各方从中得到的只有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精神的美好和力量的更加强大。在最牛钉子户问题的解决模式中,看不到失败者,这是中国公民维权运动兴起以来难得的一次各方权利的共赢。吴苹夫妇的利益得到了维护,体会到了维权的喜悦,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普通公民的力量;开发商的利益也得到了维护,知道如何合法取得利益;更重要的是,政府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公共媒体,知道公众不是自己的敌人,也知道如何尊重普通公民的利益,避免了一次暴力强制拆迁引发的危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执政的自信。

*孤楼户主被英雄化*

香港《明报》更把重庆拒绝搬迁的孤楼户主说成是网上英雄。《明报》记者捕捉到这样的细节:“男主角杨武已成为内地网上最“火红”的英雄人物。这位前散打冠军,赤膊上阵,把五星国旗插在“孤岛”上的一幕,令全国网民印象深刻。有网民用电脑剪接技术,把杨武摇身一变为“保家卫国”的霍元甲、功夫小子、法国大革命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中的自由女神、有勇有谋的特工007等等,相当有趣。”

*南都社论之赞*

《南方都市报》就重庆钉子户问题发表的一篇社论谈到了中国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在影响舆论,运用舆论监督政府,向政府施压,向弱势群体提供保护方面所取得的可喜尝试。

社论说:“中国网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亢奋了。网友自发在论坛上做现场直播;跟帖涨至结扎;那张国旗挥舞的图片随处可见;有人写文言,有人自制示意图,有人转国外案例,有人条分缕析说道理--更多的人很简单,只是顶!钉子户,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民支持你--网络难得没有争论,异口同声,群情高涨,众志成城。”

在网络媒体领先之后,中国各大媒体也不甘落后,齐聚重庆。南方都市报的社论认为:

“这大张旗鼓、郑重其事的气氛,带给民众的就是一种理直气壮、天经地义的情绪:我的财产就是我的,我对它的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任凭你是政府还是开发商,是国王还是法院,都不能随便拿走、随便侵犯。这种激昂的、类似自卫的、略带英雄主义的情绪,在杨武、吴苹夫妇身上有,在众多跟帖网民的发言中有,在媒体亢奋的热情中也有。这一次,情绪和理性是统一的,它不仅合理、合法,而且指向未来,大势所趋。在一个舆论与政策合理互动的社会里,这情绪足以改变它所指向的规章和制度。”

*致胜之本*

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朱建国总结了这次重庆“最牛钉子户”胜利的几个关键因素:

其一,杨武、吴苹夫妇禀性不凡,确有背水一战拼命的“钉子户精神”,在外界和新闻界还未能关注到他们时,已孤军奋战了一个多月。如若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等到援军。中国有多少“钉子户”皆“出师未捷”、“胎死腹中”!

其二,3月初,中国一网站贴出杨武、吴苹夫妇“钉子房”那张照片,是决定性的战略转折,让其由“战略防御”变为了“战略进攻”,引来全国网民的声援!

其三,网站热帖引来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中国各主流媒体的公开支持性连续报道(包括央视),是从“局部战略进攻”转为“全线解放战争”的又一次战略转折。这次战略转折的实质,是中国主流新闻媒体也宣战参战了。

*封锁和反封锁*

重庆地方法院对这一“战略转折”很清醒,虽然其于3月19日下达强制执行判决书,宣布3月22日一定强行拆除“钉子房”,但它自知此时的主要对手并非重庆 “最牛钉子户”,而在于全国新闻、文化界的“钉子户精神”。于是放弃“强制执行”。

后来有消息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下达禁令,命令各主流媒体和《网易》、《新浪》等主要门户网站必须删除“钉子户”的专题,各大论坛也要删除关于钉子户的文章。然而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新闻最牛钉子户”没有退缩,依然采取变相时评的方式继续公开声援。

湖南青年周曙光自费到重庆,“突破官方防火墙”,以个人网站和博客公开进行现场报道,披露事件的最新焦点,使中国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继续得到包括纽约时报,美国之音在内的众多海内外媒体的关注,终使中国重庆“最牛钉子户”取得胜利。

*维权扩展 私产抬头*

退休了的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中国学者余英时也注意到:“这个案子最先在网络上报道,然后是报纸,最后是电视。全国都知道了,因为这件事情和中国民间的维权运动联系在一起,又跟最近刚刚通过的《物权法》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更受重视。”

余英时教授说:“本来维权运动我们讲的是一般的人权问题,比如身体、自由等等,现在维权的权已经扩展到了实际的物质层面,也就是城市住房、家产等都是私有的,国家不能干涉、不能没收、也不能以横暴的力量拿掉,这就是一种权利的观念发展了,所以我认为,这次的重庆事件就是私有财产抬头的第一个大案件,最有象征意义。”

在最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在吴萍接受星岛日报的访问时,说希望这件事情对中国的维权运动有所帮助。余英时教授认为,从这件事情开始可以说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财产权虽然还不能满足大家的要求,但却是一个新的开始。下面会怎么发展就完全是一个不同的局面了,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全球驾车撞人恶性事件频发 折射出哪些问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1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