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在星期三向政府提交报告,认为有需要另外成立新的公共广播机构。香港媒体和各界纷纷对此发表评论。
香港政府组建的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提议在政府出资办的香港电台之外组建一个全新的公共广播机构,“以独立于政府的方针服务社会”。
*麦丽贞:对香港电台不公平*
香港电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主席麦丽贞说,工会对于这份报告没有提及香港电台在未来公共广播服务当中的角色感到非常失望和难以接受。
麦丽贞说:“因为这个委员会的目的在于检讨香港的公共广播服务,检讨范围应该是看看目前香港市场上有什么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并应综合所有资料一并发表报告。大家都知道,香港电台成立的历史已经接近80年,多年来都是从事于公共广播服务角色。这份报告说不会考虑香港电台的情况,也不会研究香港电台的角色,我觉得对于这份报告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失。”
麦丽贞强调,香港电台宗旨是服务香港市民,制作的节目强调编辑自主,并反映香港的民意,也同时兼顾小众群体的利益。麦丽贞认为,长期以来香港电台已经在公共广播服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香港市民心目中也有良好的形像,检讨委员会忽视这些因素,对香港电台并不公平。
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由于香港电台长达接近80年的历史,历史包袱太大,如果过渡到新的广播机构将对新机构带来太大的影响,实际运作也难作出改变。报告认为港台员工涉及接近1千人,是否愿意放弃公务员身份将衍生连串问题。
*罗沃启:把香港电台边缘化*
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认为,这份报告里部份内容的建议无异要把香港电台边缘化,把香港电台变成政府宣传政策的喉舌。罗沃启说,对于这些未经任何咨询的建议感到震惊。
罗沃启:“香港电台有正面的地方,就是她能够秉承编辑自主、无畏无惧、针对时弊、追求卓越。这些要求其实属于香港电台的公司文化的一部份,这些应该要保存。很多员工也在这些制作的环境下有创作与制造节目的空间。这些人与他们的网络是需要保护的。”
*媒体的看法*
香港明报在星期四刊登的社论赞成以独立法定机构提供公营广播服务的长远发展方向。社论认为,唯有具备公信力和问责性的公营广播机构才能完成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融和、推动教育和激发创意、丰富多元文化等使命,对社会发挥持久而巨大的影响力。如果公共广播机构不幸沦为政府官员的传声筒,为短期政治利益而失却独立、公正、持平的作风,很快便会被公众唾弃。
明报社论同时认为,香港电台多年以来制作的节目是一笔属于香港社会、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现有的港台员工中亦不乏对公营广播有承担、有才华的人,这些都是值得珍惜的。
香港信报的社论认为,香港电台的前途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归根结底,只有香港政府才可以彻底解决。这份报告对于政府的作用只有3种可能:全盘接受、全盘弃用、或者把报告内的建议套入香港电台,让香港电台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共广播机构。社论说,这一切决定都操在香港政府手中。
香港政府组建的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提议在政府出资办的香港电台之外组建一个全新的公共广播机构,“以独立于政府的方针服务社会”。
*麦丽贞:对香港电台不公平*
香港电台节目制作人员工会主席麦丽贞说,工会对于这份报告没有提及香港电台在未来公共广播服务当中的角色感到非常失望和难以接受。
麦丽贞说:“因为这个委员会的目的在于检讨香港的公共广播服务,检讨范围应该是看看目前香港市场上有什么机构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并应综合所有资料一并发表报告。大家都知道,香港电台成立的历史已经接近80年,多年来都是从事于公共广播服务角色。这份报告说不会考虑香港电台的情况,也不会研究香港电台的角色,我觉得对于这份报告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失。”
麦丽贞强调,香港电台宗旨是服务香港市民,制作的节目强调编辑自主,并反映香港的民意,也同时兼顾小众群体的利益。麦丽贞认为,长期以来香港电台已经在公共广播服务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在香港市民心目中也有良好的形像,检讨委员会忽视这些因素,对香港电台并不公平。
香港公共广播服务检讨委员会的报告认为,由于香港电台长达接近80年的历史,历史包袱太大,如果过渡到新的广播机构将对新机构带来太大的影响,实际运作也难作出改变。报告认为港台员工涉及接近1千人,是否愿意放弃公务员身份将衍生连串问题。
*罗沃启:把香港电台边缘化*
香港人权监察总干事罗沃启认为,这份报告里部份内容的建议无异要把香港电台边缘化,把香港电台变成政府宣传政策的喉舌。罗沃启说,对于这些未经任何咨询的建议感到震惊。
罗沃启:“香港电台有正面的地方,就是她能够秉承编辑自主、无畏无惧、针对时弊、追求卓越。这些要求其实属于香港电台的公司文化的一部份,这些应该要保存。很多员工也在这些制作的环境下有创作与制造节目的空间。这些人与他们的网络是需要保护的。”
*媒体的看法*
香港明报在星期四刊登的社论赞成以独立法定机构提供公营广播服务的长远发展方向。社论认为,唯有具备公信力和问责性的公营广播机构才能完成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融和、推动教育和激发创意、丰富多元文化等使命,对社会发挥持久而巨大的影响力。如果公共广播机构不幸沦为政府官员的传声筒,为短期政治利益而失却独立、公正、持平的作风,很快便会被公众唾弃。
明报社论同时认为,香港电台多年以来制作的节目是一笔属于香港社会、数量庞大的文化遗产,现有的港台员工中亦不乏对公营广播有承担、有才华的人,这些都是值得珍惜的。
香港信报的社论认为,香港电台的前途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归根结底,只有香港政府才可以彻底解决。这份报告对于政府的作用只有3种可能:全盘接受、全盘弃用、或者把报告内的建议套入香港电台,让香港电台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共广播机构。社论说,这一切决定都操在香港政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