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气候暖化导致海平面升高,将会给上海、广州之类中国沿海城市带来难以想象的严重问题。但是专家指出,中国地方官员却由于迎合片面的干部考核体制,一味追求生产发展、不采取有力措施来逆转气候变化及环境问题。
法新社援引中国日报的报导说,中国海洋管理局最近发出警告:海平面在升高,平均每年上升二点五毫米。这将威胁中国人口密集的东海岸。
法新社还援引中国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的话说,如果全球气候继续暖化,而海平面不断升高,那么上海、广州等沿海大城市可能面临难以想象的问题。
海洋管理局的报告预计,在今后三到十年时间里,海平面会比2006年升高九到三十一毫米,危及地势低的城市。环境专家说, 中国将必须建造像荷兰那样的堤坝来应对洪水威胁。
*向气候变化作斗争*
中国日报报导说,中国作为气候变化的主要受害者,正在拟定应对计划。这个拟议中的计划将是一项三年规划。
参与拟定工作的中国气象专家邹骥说,中国已经在提高能源效率、开发能源回收及探索煤炭和天然气利用方面取得了进步。而更重要的是新规划将有法律基础,导致各政府机构齐心协力向气候变化作斗争。
*减少能耗排污未达目标*
中国人权组织的高级研究员何清涟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而中国政府也的确已制定了一个保护环境的五年绿色计划,到2010年要把矿物燃油消耗减少20%, 把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百分之10,执行该计划的第一年2006 年的目标是把能源消耗减少4%,污染物排放量减少2%。但是全国各地大部份地区没能达到目标,
何清涟说:“中国官方在一月四号有一篇报导说,只有北京和其它五个地区达到了这个目标,而就全国来说,2006年能源消耗增加百分之一,整个气温去年整整上升了一度。”
这显示大部份地方官员没能统一步调整治环境,许多地方当局仍以掠夺性的方式在开采自然资源。法新社说,在中国,中央对基层领导的评估只是基于他们发展生产的能力,所以没有多大的诱导因素来激发地方当局制止污染。
*单以GDP考核官员有三大缺陷*
何清涟说,问题还在政治体制及这种体制下的官员作为。她指出地方破坏环境的根源在干部考评制度的弊病,单单根据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来考评干部:
“中国是以GDP来考评。GDP本身这个指标体系有很大缺陷,第一个缺陷,它不表示社会总体福利的增长;第二点,它不衡量社会分配是否公正;还有更重要的是它没有计算生态损耗。由于这几点,所以地方政府官员和中国政府都不需要考虑这三个因素。”
这种考核制度驱使官员盲目追求生产发展,不考虑民众福利及环境影响,他们搞一些‘面子工程’,做表面文章,干部即使对环境造成恶果也不必承担责任。
何清涟说,据统计去年一年中国的环境损耗率占GDP的百分之七到八,换句话说,环境损耗抵消了GDP增长的一半,而且所形成的环境问题还继续存在,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去解决。总之表面上的生产高速发展并没真正为民众为社会谋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