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驻华官员表示,中国和联合国正致力于在北京成立碳交易所。此举可能会使北京成为全球数十亿美元有关“碳排放信用”交易的一个重要中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中国协调代表马和励在星期二说,该署预备在今年夏季跟中国当局在北京成立碳交易所,进行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如果获得成功,这个将会是首家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的碳交易所,并将与设在欧洲和美国的私营碳交易所形成竞争,更有助进一步开放市场规模高达数十亿美元的“碳排放信用市场”。
*鼓励全世界参与减排*
绿色和平驻北京的气候变化与可再生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对中文部记者说,对环境保护与提倡发展的人士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之下提出的碳交易方法,这种方法帮助资金的流动,帮助发达国家来到发展中国家,透露一些减排的技术。这种机制本身是对于鼓励全世界都加入参与减排这种很重要的解决气候变化的行动是很有意义的。”
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的跨界气体减排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向没有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信用”。部份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承诺减少废气排放量,但是实际上难于达到减排废气的目标,所以需要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信用”。这种活动引伸出“碳排放权”的交易(Carbon Emissions Trading),参与交易的包括私营企业、技术服务公司和国家政府等买家。
*两害取其轻*
“碳排放信用”由联合国根据《京都议定书》内英文简称为CDM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的条款而发放。通过有关机制,发达国家可以透过资金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权”。发展中国家除了可以因为出让废气排放权,帮助减少该国的废气排放量以外,更可以利用从出售“废气排放权”所获得的资金投资在一些可以减少贫困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上,例如风力发电与水力发电项目。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的资料显示,在该交易所进行交易的“碳排放信用合约”单位是一百吨废气排放量,目前的市价大约15美元至18美元。
有人批评说,把废气排放当作商品进行交易可能导致道德上出现问题。绿色和平的项目经理杨爱伦对中文部记者说,这是个“两害取其轻”的做法:“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有顾虑的意见。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个是现在情况之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杨爱伦说,该组织在中国南部地区继续关注大型发电厂排除的废气影响广东省地区空气素质变坏的问题,并呼吁希望有关企业能够主动关注这个问题,做出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