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分析称中国总理温家宝的非洲七国之行是中国领导人全方位“柔性外交”的一部份,其效果似乎显而易见,既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像,缓解中国能源紧缺的燃眉之急,同时又为经济落后的非洲提供大量经济合作和技术援助。
但是也有观察人士强调,在国际社会眼里,中国的整体价值观仍然存在问题,单靠打经济、文化牌难以赢得持久的国际威望。
*中国承诺南非对纺织品出口自我限制*
正在非洲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日前在非洲之行的第五站同南非签署了纺织品贸易协定,尽管有关细节尚未透露,但是温家宝在开普敦表示,中国将采取自我限制措施,限制中方对南非的纺织品出口,同时中国将协助南非及其它非洲国家进一步发展其自己的纺织业。
南部非洲和东部非洲的纺织业面临来自中国廉价纺织品的严峻竞争,业内人士认为其后果已经造成非洲当地纺织厂倒闭,工人失业。
仅南非一个国家,过去两年来就丧失了两万5千个纺织厂工作机会。而就贸易而言,中国是极大的获益者,比如每年中国对南非的贸易出口是44亿美元,而从南非的进口贸易只有10亿美元。
现在南非领导人对双方贸易协定反应积极的同时,表示希望中国能以实际行动尽快兑现限制出口的承诺。
另一方面,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到访的塞内加尔总统星期四在北京举行会晤,双方也签署了一系列协定,胡锦涛承诺将和塞内加尔加强合作,特别是农业方面的合作。去年10月塞内加尔宣布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以后,北京和塞内加尔重新建立外交关系。星期四恢复建交后两国首脑的首次会晤。
中国近来明显加强同非洲国家的交往,过去六个月已经有三位领导人出访全球最落后的非洲大陆,外界看到中国急需非洲的矿藏和石油以满足自己飞速增长的经济需求,但是温家宝在出访期间同时强调北京要运用其国际政治和经济实力帮助非洲发掘自身的资源潜能,振兴非洲经济。
*李成:柔性外交有三点原因*
有媒体分析称中国在非洲使用的是“柔性外交”,美国汉密尔顿学院政府学教授李成认为中国重视“柔性外交”有三点原因。
他说:“第一是中国希望通过广泛的合作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是针对台湾的外交影响,要把台独的倾向压下去,(让国际社会)在联合国组织的投票、或者是其它组织的投票当中更多地赞同中国;
“第二是中国在胡锦涛执政以来更多地意识到中国的能源危机和能源安全,不能只通过俄国的管道或者东海的开发,同时必须要到拉美去、到非洲去、到中东去;
“第三个原因就是中国所讲的所谓‘和平崛起’论,也就是不是输出意识形态,不是输出军备,而更多地是通过打经济牌、打文化牌来扩大中国的影响力。”
*李成:全方位外交不同于大国外交*
李成还强调,胡锦涛和温家宝对非洲的重视更说明他们推广的是“全方位外交”,这和当年邓小平以及江泽民的“大国外交”有所不同。
他说:“尤其是在江泽民时期,中国主张大国外交,主要是针对美国、欧洲、欧盟和俄国,但是胡锦涛上台以后他就推广了所谓的‘全方位外交’,也就是说不仅是大国,中国对世界各地的小国也要予以关注,包括在亚洲的、在拉丁美洲的和在非洲的。”
*柔性外交会遇到价值观挑战?*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这次非洲之行的有关讲话中提到,中国寻求同非洲的长期战略夥伴关系,他强调这些夥伴关系将建立在尊重非洲国家自己确立的社会制度和发展目标的基础之上。温家宝表示,中国不寻求把中国自己的价值观出口到非洲。
但是,有国际人权组织不断指责中国在打经济牌的同时等于是资助了一些侵犯人权的非洲国家政府,中国还被指向苏丹和津巴布韦专制政府出售军火,对此,中国则一再重申其不干预别国内政的外交准则,但是,有观察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的位置越来越显赫,这种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柔性外交”将会遇到价值观方面的挑战。
美国汉密尔顿学院的李成教授表示,如果处理不好,反而可能有损中国的国际形像:
他说:“因为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国际组织当中也在逐步扩大其影响力,包括刚刚新成立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所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也必须受到某些限制,如果过多地和那些人权状况很不好的国家加强关系,那么中国本身的国际形像、包括中国本身在国际组织当中的地位都会受到损害。”
*李成:必须有一整套价值观念*
外界就温家宝的非洲之行以及中国对非洲的热情有大量分析报导,有的还提到,中国自身也存在人权、知识产权等价值观领域的诸多问题,这种情况下如果只重视开展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技术援助,仍然难以赢得持久的国际威望。
李成教授也认为,中国确实需要考量自己的整体价值观:
李成说:“现在中国的主要影响力是通过经济上的合作或者中国廉价产品、某些技术援助等等,但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不能只是打经济牌,只重视经济上的发展,你必须要有一整套的价值观念,说明你代表了什么,代表的是什么样的一种影响力,所以这方面中国还有很多步路要走。”
中国总理温家宝星期四离开南非,前往坦桑尼亚和乌干达,预计他所到之处也将和已经到访的前五个非洲国家一样签署一系列经贸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