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57 2025年2月11日 星期二

扁马会为台湾政治运作埋下伏笔?


台湾总统陈水扁星期一下午和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进行了众所瞩目的会谈。虽然双方各持己见,但分析人士认为,这场表面看来没有什么交集的会谈却为今后台湾政治的运作埋下伏笔。

*备受关注*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日前提议和陈水扁总统会谈,把他最近在美国访问的观察心得向陈水扁提供良性建议,陈水扁很快对此做出回应。星期一下午,他们在总统府举行了备受关注的“扁马会”。

会中,马英九提出他的“五不、五要”主张。他建议陈水扁遵守“九二共识”, 提醒陈水扁遵守中华民国宪法, 并认为“四不一没有”是维持现状的基础。陈水扁则告诫马英九,民进党和国民党的共同敌人是对岸。陈水扁说,中共对台动武已经有时间表,因此与对岸打交道时一定要把中国对台的敌意纳入评估。

*分析:表面看来各说各话*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研究员黄靖认为,扁马会谈表面看来各说各话,但是已经为台湾今后的选战和政治运做埋下了伏笔。

他说:“要是根据陈水扁说的话,他很可能会说,当时我跟马英九谈话时就说过我们的根在台湾,敌人在对岸,他不听我的话,继续做出卖台湾的事情。马英九也想说,是陈水扁的做法使台湾的路越走越窄,所以应该回到国民党的政策,告诉陈水扁他的急独政策实际上给台湾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他还极力把自己摆在至少是和美国在一起的战线上。”

*分析:没有一中哪来各表?*

会谈的重头戏之一是陈水扁和马英九对“九二共识”的辩论。马英九提出,九二共识是推动两岸协商的关键,而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马英九指出,陈水扁总统本人在2000年时表示过,新政府愿意接受“一中各表”的共识。陈水扁则表示,九二共识不存在,国民党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但对岸并没有说接受一中各表,所以不能落入陷阱只提九二共识为基础。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政治系教授王建伟分析说,大陆官方文件不强调“各表”,但是大陆可以接受一中的内容不去讨论,然而,对于陈水扁呼吁胡锦涛公开表明“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而非“一个中国”原则,而且大陆能如此表示“阿扁就绝对尊重”,王建伟认为,大陆方面是不会这么做的。

他说:“如果你能接受一中各表的话,那你就是接受一个中国了。一中各表最重要的方面是‘一中’。你先要承认一中才有各表的问题。没有一中,哪来各表?所以‘一中各表’和‘一个中国’的原则基本上是相同的东西,无非就是你对中国的定义有所不同。”

*分析:意味着台湾发展方向分裂*

布鲁金斯研究所的黄靖说,扁马对于“九二共识”的基本分歧是这次会谈的最大症结,但是两人看法分歧不仅是两种战略思路的碰撞,也意味着台湾今后发展方向的分裂。

他说:“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中各表的本意是为了台湾今后获得相对稳定,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一旦和平,内部就能团结起来为台湾的未来打拼。而陈水扁认为,如果台湾不能获得根本上的独立,会永远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压制,永远不能获得它应有的国际空间,这样台湾就永远不会有平安日子好过。当然陈水扁不想说的、而事实上是存在的,那就是台湾要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分析:陈水扁或继续保持影响*

台海问题专家黄靖认为,陈水扁在和马英九的会谈中以自己的意见代替民进党的意见,表明了坚持台湾独立、继续与大陆抗争、不与泛蓝沟通、以及不向中间靠近的立场,这对陈水扁是有好处的。

他说:“他可以通过把民进党的今后发展方向控制在自己手里,即便他不当总统也好,他也会变成第二个李登辉,掌握了一派政治势力,这样对陈水扁是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他下台后能作民进党的旗手或教主这样的身份,继续保持他的影响力。”

*分析:马英九得以巩固高支持度*

国民党主席马英九是在很多人不看好的情况下主动提出要与陈水扁总统会谈的,会谈内容可以清楚看出扁马二人在原则上的根本差异。黄靖认为,以前人们认为马英九比较软,在政治上不够强,这次和陈水扁在政治议题上的正面较量,显示马英九是强硬的,而且在原则问题上是不让步的。事实上,这次会谈还为马英九带来了巩固高支持度的好处。

他说:“它不但强迫政治人物进行分派站队,你到底站在那一边,也使得台湾老百姓更看清楚哪一个选择是最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从这点意义来看,早早把分水岭划出来对马英九是有利的。毕竟马英九最近在台湾有很高的人气和支持度,通过这个把支持度固定下来。陈水扁在这点上实际上是帮了马英九的忙。”

马英九在扁马会后召开记者会。他表示,会谈气氛平和坦率,双方充份地表达了各自的看法,让全国人民充份了解双方的看法。布鲁金斯研究所的黄靖说,在野党主席和民进党总统有交流意愿,而且都说了老实话,这是好的开端,也是民主的表现。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