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中国能否成为北韩摆脱落后封闭的样板呢?华盛顿一些美国与韩国专家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北韩领导人金正日今年1月秘密访问中国,包括到访经济改革的摇篮深圳和广州。很多评论认为,金正日有意仿效中国的模式,尝试在北韩推行经济改革。
*眼见中国经改成果决意效仿*
华盛顿的一个非政府组织韩国经济研究所邀请了有关专家讨论这个问题。来自韩国政府的智囊机构“韩国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源赫博士(Lim Wonhyuk)认为,金正日自从2000年以来4次访问中国,看见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获得的成果,加上他已经全面掌握北韩政权,所以决定放胆推行改革。
林源赫说,金正日上个月访问北京时,曾经与胡锦涛讨论增强两国经贸关系的问题,也在北京听取有关中国最新经济形势的简报。林源赫认为,平壤正改变以往对实施经济改革的抗拒态度。
林源赫说:“有意义的是,金正日听取了中国总理温家宝向他非正式地介绍了中国的第11个5年计划的内容。我认为这个消息很特别,因为平壤正考虑实施3年经济计划,这个举动是一个新发展。自从1996年北韩发生大饥荒以来,平壤根本没有能力提出任何经济规划。”
林源赫认为,金正日此举希望从中国的经验中找寻一条平稳的道路,慢慢地重建北韩经济。金正日也对中国共产党在放松经济、容许私有制度出现,同时却继续紧握政治大权的做法很感兴趣。
不过林源赫担心,北京在影响北韩推行经济改革的时候,却选择在北韩核计划问题上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这点可能会使到六方会谈在未来一段长时间内不会出现任何突破。
*北韩能否成功美国因素重要?*
北韩曾经在六方会谈上提出,以取消贸易制裁和提供经济援助作为北韩放弃核计划的交换条件。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东北亚事务高级研究员盖保德(Albert Keidel)认为,由于国际形势改变,中国在70年代未期开始推行的开放改革经济未必适合北韩目前面对的情况。盖保德认为,北韩经济改革成败与否,美国因素至关重要,正如当年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一样。
他说:“真正的情况是,美国在韩战期间向中国实施贸易制裁,之后考虑到美国本身的战略利益而开放对中国的贸易,并且形成一个三角关系对抗苏联。这个转变给予中国机会,在国际社会上立足。利用与欧洲贸易获得的外汇引进农业设施,中国也凭着钢铁生产获取石油资源,一直到80年代石油价格下跌为止。北韩现在缺乏的就是类似当年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
*借鉴中国经验主要依赖韩国*
盖保德认为,北韩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控制目前北韩国内高达200%的通货膨胀。他认为,单靠引进中国与俄罗斯投资并不可以完全解决北韩目前的经济问题。平壤的首要任务是引进外国技术改善农业,稳定国内粮食生产。
盖保德认为,北韩需要与韩国保持友好关系,并且引进以韩国企业为主的外资进入北韩投资,也需要利用韩国的自由市场制度作为北韩集资的主要据点。这样有助增强两地之间的互信,也可以稳定朝鲜半岛的局势。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