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星期四在首都华盛顿召开一本关于中国的新书的发布会。这本书名为《权力的转换:中国和亚洲的新动力》的著作对中国在亚洲地区不断增加的影响力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和评估。
亚洲地区的国际关系正在经历广泛而根本性的变革。触动亚洲国际关系变革的最核心的因素是中国在亚洲的崛起。
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中心主任、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教授主编的这本新书从三个领域探索和讨论了中国在亚太地区的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一,中国经济力量的强劲发展;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亚洲的军事大国;第三,中国在亚太地区外交领域的声音也越来越洪亮,同时中国还越来越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的多国和区域性多边组织的活动。
*沈大伟:中国不会输出意识形态*
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的涟漪已经波及到世界其他地区。不久前,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中文。与会专家注意到,中国不仅在经济、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硬力”(hard power)引人注目,中国的文字、文化等“软力”(soft power)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有些中国问题观察家担心中国会再次输出意识形态。沈大伟教授指出,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沈大伟说:“不,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意识形态可以积极向其邻国推销了,中国也没有邻国羡慕的政治制度,中国的精英文化以及大众文化的影响很少超出大中华的区域范畴。中国的时装、体育和其他方面,虽然我们在美国看到姚明,但是在这些领域,中国并没有影响亚洲的潮流。”
沈大伟教授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有八万,其中90%来自亚洲国家,其中一半以上来自韩国。这些留学生学习中国的文化、语言、历史,将来他们回到本国之后,这段留学生活对他们的远期影响值得注意。
*亚赫达:中国未必各方面要挑战美国*
在新书发布会上,崛起的中国会不会成为世界强国从而挑战美国的地位引起讨论。伦敦经济学院荣誉教授麦克.亚赫达认为,中国在历史上曾经受到列强的欺侮,今天中国的崛起虽然和美国的利益不免有冲突,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各方面都要挑战美国。
他说:“中国现在觉得自己并不比其他国家低人一等。虽然中国不像以前那样大肆渲染在过去一百年来受到的侮辱,但是我并不认为历史已经完全从记忆里消除了。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不喜欢被外界看作比美国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一定要在各个领域挑战美国。”
*波拉克:今天的中国是再崛起*
美国海战学院战略研究系主任、中国问题专家波拉克也谈到了中国的崛起。他认为,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领先世界的辉煌文明,今天的中国不是崛起,而是再崛起。
波拉克说:“中国目前并没有找到自己在全球的定位,中国人自己对向什么方向演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但是,显然中国的战略是利用目前的国际局势达到自己的目标,将来我们要和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打交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的。”
布鲁金斯研究所出版的这本新书由17位作者花了三年的时间写成,对中国崛起的各个层面,特别是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以及亚洲地域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