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高峰会议7月6号在苏格兰召开,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是此次会议的两大主要议题之一。中国作为全球能源消耗和矿物燃料消费大国,在此次峰会上如何与发达国家谈判控制气候变暖的一揽子协议成为欧洲媒体关注的主题。
由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被东道主国列为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使欧洲媒体在峰会召开前夕已经聚焦全球污染大国中国、美国、印度和巴西。中国作为全球矿物燃料生产及消费大国,在此次峰会上如何与发达国家谈判控制气候变暖一揽子协议、以及中国未来的能源环保政策都成为欧洲媒体关注评论的话题。
*自然杂志:中国像破坏环境怪物*
英国科学杂志自然周刊日前对中国能源政策进行深入实地调查后发表报导,将中国比喻为吞噬能源的妖魔,破坏环境的怪物。报导指出,经济全速发展的中国,对能源需求巨大,难以满足。笼罩在中国所有大城市上空的污浊空气每时每刻都在提醒中国人关注这个国家对煤炭和其他污染性能源的依赖。
自然周刊说,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二大国。按照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一亚洲巨人的发展必将对全球原材料及能源市场供求产生深刻影响,其后果不容忽视。更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国矿难层出不穷,尽管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左右政府制定发展政策的重要因素,但中国政府仍然继续以煤炭作为能源政策的基础。
中国政府为自己制定的经济目标是2020年将其经济规模扩大四倍,这意味着中国能源和煤炭需求量将增长两倍。该杂志质问,中国如何能在满足其能源需求的同时做到不污染环境,不将中国人的肺叶填满有害元素。
*世界报:英国游说发展中国家*
法国世界报在相关报导中指出,中国每年因二氧化硫排放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达110亿欧元。一位中国环保部门负责人向世界报透露,中国每年必须投入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1%,即1650亿欧元,才可能解决煤炭燃料污染问题。
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本届八国峰会提出的目标之一是就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达成一揽子协议,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是否被作为协议的参照是此次峰会成败与否的关键。然而美国拒绝承认《京都议定书》,理由之一是议定书将中国、印度两个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没有上述三个全球最大污染源的参与,《京都议定书》的实施将难以收到效果。
世界报指出,事实上,英国的游说行动早在今年2月就已经展开,英国政府曾为筹备八国峰会召集20个发展中国家就气候变暖问题展开磋商。磋商之后,中国、南非、墨西哥对控制气候转暖表现出积极合作的态度。中国承认气候变暖是一个现实问题,但认为发达国家将节能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是改善气候问题的先决条件。欧盟随后于春季宣布希望20个发展中国家能在2020年前承诺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5%到20%。
*金融时报:英美都争取中国支持*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指出,《京都议定书》犹如一条分界线正将国际社会一分为二,全球的污染大国处在分界线的另一端。中国的立场举足轻重,布莱尔明白说服美国不如联合中国,与中国的谈判结果对八国峰会成败至关重要。如果美国能说服中国放弃《京都议定书》,那么将最终宣判《京都议定书》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