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11 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经济交往有助缓和台海政治紧张


有人说,中国和台湾就象谚语中所说的一个瓶子里的两只蝎子。如果其中一个攻击另外一个,结果两败俱伤。经过半个世纪的正式分离和秘密合作,目前双方面临着类似的困境。经济上越来越多的相互依赖让双方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但是,在台湾主权问题上的分歧又令他们无法在政治上和解。

观察人士说,不管你喜欢还不喜欢,中国和台湾组成了一个经济体。台湾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外来投资,中国大量的高技术出口商品是在台湾人开设的工厂中生产的。台湾经济研究院估计,台湾在中国的投资达到了大约1600亿美元,而且每年还以40到60亿美元的速度递增。台湾商人拥有中国大陆百分之60到70的信息技术市场,大约5万个台湾公司在中国大陆。

观察人士说,中国国营企业在1990年代末期大规模私有化,台湾投资的大举涌入是一个因素。对中国来说,在制定进一步发展方案时,例如把工业推进到高技术生产领域等,都会考虑到台湾这个因素。对台湾来说,台湾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日益扩大的市场获利。中国是台湾最大的贸易夥伴,超过了日本和美国,两岸每年的贸易总额超过400亿美元,这占台湾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位于华盛顿的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普雷斯托维兹说,台湾经济的繁荣无疑和中国息息相关:“台湾对中国的依赖超过中国对台湾的依赖。台湾需要中国作为她的生产基地。台湾工业在中国投资,因为中国是个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台湾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不再具有竞争力,如果台湾公司想继续保持竞争能力,就必须在中国生产,否则台湾会灭亡。”

*李洁明:两岸关系越来越个人化*

前美国驻华大使、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李洁明说,随着大量台湾人前往大陆居住、学习和工作,海峡两岸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可能有超过一百万台湾人住在中国大陆,仅上海就可能有30万。他们居住在台湾人社区,有自己的教堂,有自己的协会,也有和大陆人结婚的情况。”大约50万台湾的商人把他们重要的管理技能和贸易网络带到了大陆。个人化也有利于缓和海峡两岸动荡不安的政治关系。新通过的目的在防止台湾独立的反分裂法,在台北引发了大规模示威行动。

*李洁明:经济关系缓和政治紧张*

李洁明大使说,尽管如此,强大的经济关系还是缓和了政治紧张:“我认为这对海峡两岸有关战争的话题形成了积极的约束。尽管不会消除战争话题,但是一个约束因素。比如说,台湾一些重要商人最近和台湾总统陈水扁交换意见,要求他节制会激怒中国的谈话。在中国,似乎也正在出现一种游说,呼吁在台湾问题上保持冷静。一般人认为,你不会杀死下金蛋的鹅,你必须忍受一些话语,但是在话语和现实之间存在距离。”

确实,普雷斯托维兹说,北京新一代政治领导人倾向于通过贸易和台湾统一,他预测中国和台湾最终会达成某种政治妥协:“作游说的人就是中国新领导层。他们最近对台湾做出了种种友好姿态,这种情况可能会继续。我认为,在未来10到25年间,在台湾问题上会出现某种妥协。”

分析人士认为,只要中国和台湾都从越来越紧密的经济关系中获利,他们应该会维持和平局势。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石破茂见特朗普 美日将构建黄金年代?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38: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