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于3月31日宣布, 对中国的最后一批粮食援助订于4月7日抵达深圳赤弯港。 这批来自加拿大的四万吨小麦价值约七百万美元, 将用于广西, 宁夏, 山西等省分的扶贫项目。 中国将在2005年四月7日起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受援国转变为捐赠国。
联合国世界粮食署驻华代表布劳德立克表示, 由于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已经有了巨大成效, 因此该署在2001年就已经做了决定, 在四年内逐步的结束对中国的援助。 布劳德立克说:“世界粮食计划署早就决定要慢慢的停止对中国提供粮食援助。 但是会在将来与中国政府发展成夥伴的关系。”
世界粮食计划署从1979年开始对中国提供粮食援助, 在过去的26年里该组织动用了近10亿美金, 帮助中国解决了六千万人饥饿的问题。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做法是与中国政府合作, 在农村或偏远的山区等缺乏基础建设的地方, 实施已工换粮的计划, 首先给这些人提供粮食, 吃饱了之后才有力气从事基础建设。
布劳德立克继续说:“我们发现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布劳德立克还说虽然该组织已经不再提供粮食援助但将会增加与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领域的合作。 根据联合国的资料显示在接受粮食援助的国家当中能够从受援国变成捐赠国的例子并不多, 只有阿尔及利亚, 韩国, 巴西,马来西亚等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