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44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鲜明对照:中外媒体谈赵紫阳葬礼


今天的对比新闻,我们要对比介绍中国官方媒体和海外媒体在报道赵紫阳葬礼的新闻方面有什么不同。

*新华社通稿谁写的?*

中国对赵紫阳遗体告别仪式的报道是新华社发布的一条新闻。这条新闻仅仅简要报导了赵紫阳的生平,但是在介绍赵紫阳经历的时候,只字未提赵紫阳曾经担任过国务院总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以及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新华社的这篇稿件还专门特别指出赵紫阳在89年的政治风波中犯了严重错误。

用新闻写作通用的原则来衡量这条新闻,可以看出这是一条非常独特的新闻。这条新闻没有记者的署名,仅仅说是新华社电。

*千报一面,央视干念*

另外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赵紫阳遗体告别这样引起国内外极大关注的新闻,居然全国各个媒体刊登的消息,连标点符号都惊人的一致。中国全国几千家报纸,千人一面,一个字都不差,都是在照抄新华社的稿件。

而中央电视台在播放这么一条重大的新闻的时候,对这个发生在离电视台所在地只有几公里的重大新闻事件,不派摄影记者采访,没有任何画面,只有广播员念干稿,而且也是念新华社的那篇稿。

*上层之声,新华之名*

新华社通稿,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现象了。据一位熟悉新华社内部运作的消息人士介绍说,这条新闻的写作,和新华社没有任何关系。这条新闻是上级拿来的,交给新华社的领导,以新华社的名义全文照发。

*名副其实的中央电视台*

中国解放初期,共产党政府以代表人民的政府自居,报纸叫人民日报,电台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甚至连货币都叫人民币。后来天下坐久了,就产生了异化现象,本来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反过来成了人民的主人,对人民发号施令,骑在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后来成立国家电视台的时候,嫌人民两个字累赘,干脆直呼中央电视台,倒也是名副其实。一旦遇到赵紫阳逝世这种比较敏感的新闻,到底这家电视台是中央的电视台还是人民的电视台,立刻显露得一览无遗。

在处理赵紫阳逝世这条新闻采取发新华社通稿的做法,表明中央别说信不过十三亿中国老百姓,就是自己的中央直属新闻机构的记者,甚至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记者,也是信不过。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中央亲自动手。

当然,到了21世纪,中国也要与世界接轨。让中央宣传部直接发一篇通告,强令全国各媒体刊登的做法,会成为国际社会的笑柄。所以,由中央提供写好的稿件,让新华通讯社来发,这种做法恐怕也是无法或者不敢署记者名字的难言之隐。

*重大事件,高下立见*

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平时,中国媒体倒也热热闹闹。但是,每到中国国内发生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时候,中国国内媒体和海外媒体在报道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分析讨论的透彻程度,新闻报道的数量和质量,就不是一个档次可以衡量的了。

我们下面就简单回顾一下海外媒体对赵紫阳遗体告别仪式的报道和海外专家的分析,希望听众朋友能够通过和中国媒体的报道相比较,看到一个完整的画面。

*戴晴:场地小警察多*

首先介绍一下遗体告别仪式。在六四天安门事件后被称为学生运动背后的黑手的著名作家戴晴,参加了周六举行的赵紫阳遗体告别仪式。戴晴接受本台采访说,赵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并非像许多人推测的那样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宽敞的北苑礼堂举行,而是安排在场地狭窄的南苑。警察封锁了从北苑到南苑的通道,没有出席证的人不仅被拒之门外,还被警察驱散。从永定路到八宝山,沿途都是公安武警和便衣。但仍然有总共约2000人参加了遗体告别仪式。

*花圈一律,悼词一律*

为了压低遗体告别仪式的规模,有关单位费尽了心机。据戴晴介绍,中央出席遗体告别仪式的代表只有王钢,贾庆林等几个人。灵堂外面完全没有摆花圈。到处人山人海,挤来挤去,因为地方太小了。有的朋友互相认出来了,想一起拍张照片,但是旁边监视的警察是绝对不允许的,如果是胶卷,马上曝光。进去后才能看到花圈,都是一个规格,直径一米左右,没有大花圈。花圈的上款都是一模一样的:“沉痛悼念赵紫阳同志“,没有任何人可以表示自己和死者的关系或者对死者的特别关注。

*降低规格,严密控制*

按照赵紫阳曾经担任的职务,应当有中共中央,国务院送的花圈,但是都没有。排在第一个的是中共中央办公厅,排在第二个的是国务院办公厅,第三是中组部,也就是还承认赵紫阳是一个党员,承认他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工作过,但不承认他是领导人,所以由办公厅送花圈。戴晴说,这个遗体告别仪式非常压抑,当局是尽量降低规格,并且进行了严密控制。

华盛顿邮报在赵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后,发表了一篇题为《一名改革者的挽歌》的社论。社论说,上周六在北京展开的场景几乎是中国几十年前发生过的场景的翻版。在此之前的经济改革已经彻底颠覆了中国名存实亡的共产主义制度,使这个国家向世界敞开了大门。

赵紫阳是令中国改变、走向富强的自由化运动的设计师之一,但在上周六为他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却受到当局严密操控,家人无权置喙,数百名吊唁者不准进入灵堂,数十名赵紫阳的支持者被扣押。悼念仪式上,没有人致悼辞;新华社发出的简短报道中,仍然坚称赵紫阳在1989年犯下“严重错误”。而他的错误就是拒绝使用武力血腥镇压1989年的民主运动。

*华盛顿邮报:怕裂缝导致崩溃*

华盛顿邮报的社论指出,这是一个孤立、虚弱的极权政权的典型表现,这个政权害怕任何一条极其细微的对社会控制的裂缝都会导致自己的崩溃。从赵紫阳的葬礼可以管窥胡锦涛的团队如何看待自己:他们仍受到八九民运及当时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工人要求自由、民主的声音的威胁,因此不肯为一名拒绝镇压民运的党政领导人举行一场正规的葬礼。

社论指出,在中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走出国门,有成千上万的人为外国公司工作,有数百万网民的今天,中国政府认为他们对一位前总理逝世的新闻实行封锁仍然是有效的。

*再搞斯大林主义是“严重错误”*

社论最后说,胡锦涛正在赌博,他认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推行的斯大林式的极权统治的政治策略在21世纪的中国仍然是可行的。胡锦涛这样做,他自己是冒了一个“犯有严重错误”的风险,而这个罪名,是他错加给赵紫阳身上的。

*张敬昭:已往领导人讣闻未提错误*

谈到所谓赵紫阳所犯的严重错误,海外中国问题观察人士张敬昭在媒体上撰文指出,这显示出中国现领导人悖情乖理,武断蛮横。人死了还要踹上一脚,正如西谚中所说的add insult to injury,伤害之外又加侮辱。遍查中共已故各级领导人去世的讣闻和悼词中,从没有一人被指犯过哪怕仅仅是小小的“错误”,难道他们都是完人?至于新华社不敢触及的赵紫阳被软禁15年之久的事实,更是党纪国法所不容。

*胡绩伟:赵是邓非,软禁三违反*

总部在纽约的中文世界日报记者曾慧燕在报道中援引原人民日报社长胡绩伟的话指出,邓小平调动几十万国防军,宣布首都军事戒严,用坦克和机枪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是十分错误的;赵紫阳主张用民主和法制的和平方法解决问题是正确的,赵紫阳当时没有错,是邓小平错了。当时反对武装镇压的还有七位将军,他们是张爱萍、萧克、叶飞、李聚奎、杨得志、陈再道、宋时轮 ,这七位将军也强调人民解放军的枪口不能对着人民群众。

胡绩伟指出,退一万步说,就算赵紫阳有错,也应当按党章处理。中共党章第 39 条规定: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的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党章没有软禁党员的规定,更没有无期软禁的规定。

因此,胡绩伟指出,当时和以后的党中央把赵紫阳软禁了15年,一直到死,这是违反党章的。这并不符合共产党起码的道德准则,是违反人权、违反人性、违反道德的行为。

*章海陵:当局无勇无情无自信*

《亚洲周刊》编辑章海陵写文章说,中国当局悼念赵不忘批赵,实为开历史倒车,大失民心。章海陵说,在当局的精心安排下,赵紫阳遗体于当天清晨六点运离医院,避免了类似七六年群众十里长街送周恩来灵车的场面,但仍有四千多民众来到八宝山一带。当局压制媒体,偌大中国成百上千家的报章,对赵离世作独立报道的竟然没有,以至于不少群众不知道当日赵紫阳出殡。

章海陵写道,最遗憾的是,新华社违背赵紫阳家属的意愿,在新闻稿里仍留下“在八九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中犯了严重错误”的官方评价。这种“防民知情权甚于防川”的落后措施,显示了当局无自信、无勇气、无情义,与十六年前赵紫阳主政时媒体的开放胸怀形成巨大反差,突显中国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的滞后与倒退。

*吴国光:赵紫阳立德立功立言*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中国研究与亚太关系讲座教授吴国光说,古人云:上者立德,次者立功,再次立言。对于中国的政治制度民主化转型,赵紫阳三者皆立:1989年以身殉道,是立德;1986年到1989年推动政治改革,是立功──当然,这是未竟之功(至于经济变革方面,赵紫阳更是为中国立下了不朽功业。)他关于政治制度变革的持续思考与论述,对于人们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及其转型具有深刻的智慧启迪,是立言。

吴国光写道,因此,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旗帜,非赵紫阳莫属。举起这面旗帜,推动中国政治制度变革并向着民主制度转型,这就是后死者不能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吴国光博士曾经是人民日报评论员,在赵紫阳担任总理、总书记期间曾参与赵紫阳十三大政治报告的起草。

*两个葬礼 生动对比*

谈到赵紫阳的葬礼,记者想起了最近在纽约参加的一位在泰国海啸中丧生的普通华裔女孩子施蕾的葬礼。下面我们就把一个普通的华裔女孩子的葬礼和前中国总理,中共总书记的葬礼作一番比较。

施蕾的葬礼是上个月在纽约举行的。葬礼在纽约的一个大教堂举行,参加人没有任何限制。牧师为升天的灵魂祈祷,教堂里飘荡着圣乐。施蕾生前的好朋友,同事纷纷发言,回忆这位阳光一样灿烂的女孩,痛惜生命的丧失。施蕾的父亲和妹妹亲自致悼词。详尽说明这位出色的女孩子短短一生中所取得的成就。最后在教堂的大屏幕电视上,在感人的音乐中,一幕一幕播放了这位普通女孩子成长的照片。

和这位普通华裔女孩子比起来,赵紫阳,这位85岁的老人,前中共总书记和中国总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赵紫阳逝世后,中央规定只能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能开追悼会。他的生前好友也不能在追悼会上发言追思他的一生。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花圈也不能送。赵紫阳的儿子和女儿为父亲写的挽联,因为不符合中央的精神,而不准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悬挂。

对比两个不同的葬礼,突然让人明白,民主、自由、人权不是抽象的字眼,它具体到不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他的人身自由可以不经法律程序随意剥夺,即使一个人去世了,来决定是否应该举行一个追悼会的,不是你的亲友,而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掌握有党政军绝对权力的,一个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权威。

*丰碑在人心*

晚年赵紫阳的思想,从极少数获准看望他的作家出版的一些书籍来看,已经彻底和正统马列主义决裂。海外专家认为家属决定把赵紫阳的骨灰带回家,没有放到八宝山第一室,第二室,也是赵家后代有勇气有骨气的表现。

是非自有公论。赵紫阳反对开枪镇压学生,主张和学生对话,是不是严重错误,不是新华社一条通稿可以定的。中国人死了,喜欢说树碑立传。赵紫阳的骨灰,虽然没有放在八宝山,但是,赵紫阳的丰碑,立在中国人的心里。这是人心丰碑。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促出口迎战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此举能否奏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