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45 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美失业率上升就业成竞选重要议题


7月份,美国就业机会继续减少,失业率明显上升。专家认为,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要比数据显示的更为糟糕。如何增加就业也是民主共和两党总统候选人争夺选民的一个重要问题。

劳工部公布的7月份就业报告吸引了各界的高度注意。报告说,这个月政府工作增加,但私人部门工作大减,总体上算,美国经济净损失5.1万个工作机会,跟6月份相同。失业率也从5.5%上升到5.7%。

丢失工作数字虽然明显低于多数专家预测的负7.5万个,但是就业市场持续萎缩,失业率上升,依然引起人们的广泛忧虑。美国股市也在继续下滑。

*实际情况比数据更糟*

各方的专家都认为,失业率数据并不反映实际就业情况。真实情况要比数据显示的更为糟糕。

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莫里奇(Peter Morici)对美国之音说:“那些选择放弃寻找工作努力的成年人数在布什总统上任以来这些年持续增加。如果这些人所占的比例依然保持在布什上台的时候的比例,失业率就不是5.7%,而是7.1%。”

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计算的实际失业率更高。该研究所经济学海迪.希尔霍兹(Heidi Shierhoz)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对实际失业率的计算做出了下面的解释。

她说:“在刚刚公布的7月份就业报告中,失业者中间有19.1%的人已经连续失业6个多月。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失业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失业率数据掩盖了失业问题的严重性。还有一点要指出,就是不完全就业问题。很多人虽然有工作,但工作时间达不到每天8个小时。他们当然没有被计算进失业人数里,但他们的就业是不完全的。”

希尔霍兹女士表示,如果把放弃找工作的人和那些不完全就业的人都算进去,美国的失业率就高达10.3%。

*青年人就业状况恶化*

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今年也在明显恶化。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局长基斯.霍尔(Keith Hall)星期五在国会联席经济委员会听证会上对青年就业市场做了如下的介绍。

霍尔说:“最近三个月,年龄在16岁到24岁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人数显著增加。每年夏天都有上百万的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今年这批人的数量跟去年差不多,但是找到工作的人更少了。在5月到7月这三个月中,16岁到19岁年龄段的失业率是19%,而去年同时的失业率是15%。年龄段在20到24岁的年轻人在这个阶段的失业率是10%,而去年同期为8%。”

*就业衰退原因引争议*

在目前总统选战日益激烈之际,就业问题变得非常敏感。在过去7个月中,美国就业市场已经失去约50万个工作。人们自然要问,造成这场就业衰退的原因是什么?

财政部助理部长菲利普.斯瓦格尔(Philip Swagel)在星期五举行的例行简报会上把原因归咎于经济走软。

他说:“就业数据当然反映了从去年年底到今年早些时候经济增长疲软的状况。工作减少的数量虽然少于预期,但还是在减少,这是就业市场疲软的反映。失业率上升也是一样,只要经济增长低于正常速度,我们认为失业率和就业数据也会有所反映。”

不过,民主党认为造成就业市场长期不振的关键是布什政府为富人减税的政策。

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经济学家希尔霍兹对美国之音说:“从2000年以来,我们看到了给富人减税来达到增加就业这一政策的效果。布什总统为了推行给富人减税的计划竭尽了全力。结果呢,我们看到了最为糟糕的就业记录。”

希尔霍兹表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依然表示要继承布什的减税政策,结果将是不言自明的。她认为,跟一个已经证明失败的政策相比,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提出的给穷人减税、给富人加税的政策是有机会取得成功的。

*莫里奇:奥巴马政策削弱美竞争力*

但是,也有不少专家对奥巴马提出的政策是否真正能够有助于就业市场的增长持有疑问。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莫里奇对美国之音说,奥巴马主张对富人加税,加强工会力量保护工人利益的做法,最终会削弱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

他说:“奥巴马要做的事情能够让人们感觉好一些,比如通过对富人加税,给中产阶层减税实现财富再分配。但过两、三年后,奥巴马的福利制度建立了,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也会削弱了,从而失去更多的工作。”

莫里奇对麦凯恩的政策也不看好。他认为,麦凯恩的政策跟布什差不多。莫里奇说,目前的经济问题是国会长期不作为的结果。要想振兴美国经济,增加就业,首先就要调整美国的经济结构,要调整跟中国的贸易关系,减少对外国能源的依赖。否则,美国经济就很难走出疲软的状态。

关键词:美国,失业率,上升,就业,萎缩,竞选议题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反美斗士” 司马南为何遭禁言?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1:5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