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有关当局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控制。比如,中国广电总局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不得向外国出租广播电视频道、频率,不得与境外机构合资合作开办广播电视固定栏目和直播节目等等。这些举措引起了很多人士的关注,认为这同中国政府有关实行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的宣传口径有所矛盾。那么,我们的听众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因为不开放无竞争优势的行业*
上海一位姓李的听众朋友认为,中国当局加强对媒体的控制,主要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
他说:“我觉得,大家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中国政府实行了开放政策。其实,中国政府实行的是两面的开放政策,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实行开放,没有优势的产业,比如说高科技、传媒、影视,还有石油,就完全不对外开放。”
*使中国政府形像受损*
湖南的王先生对中国政府加强对舆论的控制感到失望,他说: “我听到报导以后感到非常失望,因为这个规定确实损害了中国政府的形像,对舆论的严厉控制可以说是又进一步的加强了。我觉得,现在中国这样一个日趋严厉的舆论控制力度必将在某一个时期爆发一种危机。”
*是愚民政策的延续*
陕西的陈先生认为,中国当局加强控制媒体是愚民政策的延续。他说:“现在中国政府对媒体控制得非常严格,广播上相同频率干扰非常严重,在电视上是不准私人安装卫星电视天线,对互联网用火墙封住,就是让老百姓不听不看,让老百姓只听他们的广播,看他们的电视,听他们的观点。”
*体现中共政权的脆弱性*
河北的张先生认为,中国政府加强对媒体的控制,表现出中共政权的脆弱性。
他说:“我认为,中国大陆的新闻媒体在地方有一定的开放。各个省的电台我经常听,有些记者也暴露一些大胆的问题。不幸的是,山东的说山西的,河南的说河北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新闻媒体控制,我认为在某些方面,本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共产党的先进性、对老百姓的公信力已经丧失了,它就认为自己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了,就表现得比较脆弱,表现出一种惧怕。如果它自己有信心的话,何必干扰别人的、外国的电台呢?可以随便让老百姓听嘛。”
*纯属商业行为*
安徽的杨先生认为,中国政府就媒体采取的新措施完全是商业行为,并非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他说:“我认为,有些人曲解了政府的本意。政府(对媒体)没有控制,也没有倒退。我们照样听美国之音嘛,照样给你们打电话嘛,我们能够听到十几个国家的电台。它就是商业行为,没有政治目的。”
*会威胁一党执政*
辽宁的何先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中国的媒体主要是共产党为它的政策,如果与外国媒体合作的话,肯定要加快中国民主化的改革,对中国现在的一党执政肯定会有很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