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6:20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中国经济60年(12):缺憾--市场经济地位尚未得到国际承认


市场力量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根本动力。北京虽然为30年经济成就感到无比自豪,但心里还有一个缺憾,就是还没有赢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其中缘委如何。

*辉煌成就难掩心中缺憾*

60大庆给了北京一个宣传辉煌成就的一个好机会。连日以来,中国大陆、香港和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媒体都在大书特书中国6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随便翻开一家报纸到处都是GDP增长77倍,人均收入增长87倍,城乡人口比重发生实质性变化,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举足轻重等类辉煌数字。

但是,北京领导人感到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尽管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一个世界大国,但欧洲和美国这些发达经济体依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过去几年,中国领导人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做美欧的工作,见效甚微。这让高调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北京感到相当难堪。

中国致力市场经济建设已近30年,而且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抛开政治和利益因素,中国究竟能否算得上一个市场经济体呢?记者采访的美中两国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并没有给出一个积极的答案。

*纳瓦罗: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

一种看法是,中国经济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比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对美国之音说: “当然不能算是市场经济。这里因素有很多。众多的国有企业还在得到大量政府补贴。出口企业的补贴规模很大,国家在主导,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中国真正的纯粹市场只存在于餐馆和小商店。”


*达纳维:中国是混合经济*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高级研究员斯蒂芬·达纳维(Steve Dunaway)的看法是,中国是一个混合型经济体。达纳维说:“中国是一个混合型经济体。这是因为政府在许多经济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政府的很多政策对重要的价格构成了相当大的扭曲,对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影响。”

*陈志武:中国是管制型经济*

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陈志武从资源配置方式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是一个管制型经济。陈志武对美国之音说:“现在的中国经济更多的是政府管制的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当然,判断是不是市场经济有一些指标,其中一个是,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市场价格来决定,还是由政府部门来决定。”

陈志武指出,目前要发展哪些行业,决定权不在市场而在政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改委,它可以决定经济发展方向,可以决定油价、电价等许多重要价格。

*盖保德:中国是公司经济*

长期担任美国大西洋理事会高级研究员的中国经济专家盖保德(Albert Keidel)也认为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他给中国经济创造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公司经济”。盖保德说: “我说是公司经济。政府的结构类似一个公司。最上面是管理层,就是国务院。下面有各个部门直接向管理层负责。它们利用市场力量,但绝不让经济为市场所左右。管理层对经济有着重要的控制力。此外,更有意思的是,还有共产党成为这个体制中另外一个神经系统,帮助维持控制力度。”

*茅予轼:特权经济阻碍市场经济成长*

中国大陆著名经济学家茅予轼指出,中国经济改革是在计划经济之外给民营经济开辟出一块儿发展的地方。这一块发展很快,导致国有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但是,最近两年,政府推行刺激措施,加大了国有经济的份量,对民营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茅予轼认为,现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威胁来自特权经济。

茅予轼对美国之音说: “国有经济就是特权经济。取消特权也就没有国有经济了。国有经济是垄断的,它不让别人进入,有特权,连里面的员工都有特权,工资要高出外面一倍。”

茅予轼指出,中国是否能够继续朝着市场经济方向进步关键是看北京是否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限制特权经济的扩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 茅予轼,盖保德,达纳维,陈志武,特权经济, 公司经济,混合经济,国家资本主义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账号再次被禁,网红吴柳芳为何成为舆论焦点?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4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