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14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中国大阅兵庆中共执政六十年


中国大阅兵庆中共执政六十年
中国大阅兵庆中共执政六十年

<!-- IMAGE -->

中国星期四为庆祝共产党执政60周年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前所未有的盛大阅兵式和十万人参加的群众游行,以展现国力军力,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

*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星期四,数十万人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岁庆生。1949年10月1号,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新政权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60年后,在同一地点,国家主席胡锦涛宣告:“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胡锦涛说,中国战胜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有理由感到骄傲。新政权建立之初,刚刚经历了内战烽火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今天,中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和地位已经令人刮目相看。195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79亿元,2008年则增长了76倍多,也就是说,去年五天的GDP大约就相当于1952年全年的GDP。

国家财政收入也由1950年的62.1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1万多亿元,增长了985倍多。外汇储备增长更多,1952年为1.39亿美元,2008年是近1.4万亿美元。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则增长了2.5万倍还多,达到近22万亿元。

*军队迈入电子时代*

<!-- IMAGE -->

中国强大的军力和国力在接下来的阅兵式中,得到具体展示。轰鸣声中,各类战车、火炮、坦克、核导弹和巡航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军委主席胡锦涛及其他中共领导人的检阅。与此同时,先进的预警机、歼击机、武装直升机和加油机从头上呼啸而过,显示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早已不是“小米加步枪”的队伍了。

台湾《全球防卫杂志》采访主任施孝玮说,参阅装备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是大陆空军的电战方队,包括电子战所需要的器材、人员、雷达、电子干扰系统和侦测系统。

施孝玮说:“未来的战场是属于资讯战的战场。过去战争中大炮、飞机、装甲车辆很重要,但是让部队能够随时掌握战场的资讯,而且利用资讯系统组成一个网路中心为主的作战,是未来的战争必然的一个形态。大陆也体验到这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在这方面有相当的努力。”

施孝玮认为,大陆各式战甲车数量相当庞大。但是相对而言,海空系统则比较薄弱。从这次阅兵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在积极地扭转这一局面。

至于中国军队的总体实力,施孝玮说:“我想跟西方世界,像美国来讲的话,它应该还有一段差距。当然跟欧洲的话,大概也有十年左右的一个差距。”

*阅兵费用引发争议*

这次阅兵到底花了多少钱,阅兵联合指挥部对此密而不宣。彭博通讯社提供的数字是,三亿元人民币,也就是,4400万美元。一些民众认为,10年才搞一次,值得。但是也有人表达了不满。

一位先生说:“咱们国家有些地方的经济是比较落后的。我想把国庆这些钱,拿一部分钱出来,来发展民生等等,难道不可以吗? 我看咱们国家的领导人是一个比一个讲排场。”

*盛典激发爱国热情*

在群众游行中,参加者时而挥动花束齐步并进,时而扭动腰肢翩翩起舞,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喜庆气氛中,组织者没有忘记展示历届领导人对中国发展路径提出的指导思想,那就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毛、邓、江、胡的巨幅画像也依次出现在游行队伍中。

最有争议的是毛泽东。在他统治的近30年时间里,许多中国人在政治迫害中遭受精神和肉体摧残,他的错误政治和经济政策还导致一场大饥荒,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

今天,中国仍面临严重挑战: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难以遏制的贪腐之风、每况愈下的环境污染,以及西藏、新疆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骚乱。

不过,在观看阅兵和游行的电视转播之后,许多民众感到兴奋。

一名男子说:“感觉非常棒,因为我们的祖国正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繁荣昌盛。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非常地感到无尚的光荣。”

一位老先生说:“我参加过开国大典。 那时候,我还是个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上,我们就知道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现在比过去伟大啊!开国大典的时候,我们国家还很穷,所以很简单的。现在好了。”

中国日益重要的国际地位吸引众多外国媒体前来报道。但是,并非所有记者都能参加天安门的庆典。驻华外国记者协会说,协会的许多成员抱怨说,中国在分配国庆报道证的问题上存在严重问题,整个过程缺乏透明度。

星期四晚上,天安门广场举行大型联欢会,并施放烟火。

关键词:六十年国庆,阅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施孝玮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