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6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查缴 《建国大业》盗版,纯为保护知识产权?


中国全国“扫黄打黑”办公室日前专门下发通知,要查缴《建国大业》等建国60周年的热门影片盗版音像制品。尽管中国经常扫黄打黑,但这次针对特定影片盗版的查缴行动被分析人士认为是有政治背景的。

这项通知说,除了官方指定的出版发行商家在10月16号以后上市的“建国大业”电影的音像制品之外,其他在此之前发行的都属于盗版。

《建国大业》花大成本制作,演员阵容格外抢眼。有人说,这部片子是年龄大的看历史,年纪轻的看明星。

*查缴盗版谈何容易*

目前,这部影片的盗版已经势不可挡,从广东到北京,盗版DVD都已经唾手可得。广东居民朱先生对美国之音说,他已经得到了质地很高、画面清洗的DVD,不像是土法炮制,怀疑是正规公司事前放水。

他说:“我看盗版质量很高,不像是匆忙生产的音像产品。在我记忆中公演两天后就有了盗版。在当局下通知之前可以说要买的人差不多都买到了。”

音像盗版在中国可以说是效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而且无孔不入。北京的王先生说,查缴盗版谈何容易。

他说:“国内盗版太多了,我儿子昨天看了盗版的《建国大业》,看来是在影院里偷着录的,效果不是太好的。盗版太多了,到处都是,我看根本查缴不过来。”

*中国盗版DVD,美国损失达几亿*

美联社在报道中国官方发布通知打击盗版献礼影片的报道中说,好莱坞90%以上的影片在中国被盗版,中国盗版行为导致美国影视界每年损失数亿美元,也让潜在的中国电影票房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的收益。

不过一些人士并不认为这次查缴行动是单纯的维护知识产权的行动,也不仅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而是与历史和政治有关。

独立政治评论人士,深圳自由撰稿人朱健国认为,《建国大业》中有很深刻的政治反讽意义。 第一个是用60多年前蒋介石的话来比喻中国现实的处境。

*反腐进退两难,国共共同难题*

他说:“在《建国大业》里有一段精彩的台词,蒋金国要反腐,蒋介石说,不能反,反腐就要亡党。当然不反就要亡国。这个精彩的对白就是在批判现实,暗示你已经处于两难之境了,反也不是,不反也不是。 ”

朱健国认为,《建国大业》这部影片的立意并不是一般人们认为的所为主旋律、歌功颂德,而是一种深刻的讽刺,尖锐的批判。

他说:“《建国大业》的重点不是放在解放战争上,而是放在政治协商的共同纲领上。第一次政协会议,可以说当时的中共如果不是全心全意也至少80%是在诚心地把各党派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政府。”

朱健国认为,当年推翻蒋介石政权就是因为国民党是一党专制,是独裁。包括个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们那么支持,反国民党就是反这一点,中共号召力也主要在这一点上,当年各方支持中共不是假的。

*《建国大业》似有政治隐喻*

他说,“因为中共当时在推翻一个正统的政府,很害怕自己的合法性不够,因此对当时的民建、民革、民主同盟等都是很真诚地去进行统战、去进行联络。中共在新成立的人民政府中给了民主派两个副主席职位。《建国大业》的目的是组成联合政府,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联合政府还有一丝影子吗?”

民主党派北京民革组织成员于允科责认为,当初中国共产党联合民主人士也是出于那时的处境。

他说:“当时(共产党)也是权宜之计,因为国民党政权并没有完全崩溃,建国的时候,在广西还所谓的剿匪呢。 共产党当然要这么作了,要作出民主姿态。等到共产党真正执政之后,你看它搞的全是一党专政,现在也还是一样啊。”

于允科表示,“现在中国的民主党是按照共产党的要求进行参政、议政,而不是执政。 提意见、上书、建言都可以,但是否采纳责是共产党的事。这和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竞争是完全不同的。跟台湾省也不同,台湾有103个政党,可以自由选举,包括国民党上台下台,都是通过民主选举。这在中国国内是不可能的。”

*为追求票房不顾艺术严肃性*

北京民革曾就职文艺部的于允科认为, 从艺术角度考虑,《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没有什么价值。

他说:“《建国大业》是一部很草率的献礼片,完全是凑数。表演艺术要因角色而选演员,而这部影片把社会上的所谓腕级演员,包括相声、小品演员,只要知名度高,全都凑进去。我觉得这样做很不严肃。”

不过有人认为,《建国大业》是一部特别的影片,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该片的评价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官方查缴盗版的努力虽然看起来大有声势,但是很可能会力不从心了。

关键词:《建国大业》,查缴盗版,反腐,亡党亡国,政治原因,联合政府,一党专制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全球驾车撞人恶性事件频发 折射出哪些问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1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