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3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异议人士谈中国新闻自由现状


1993年,联合国确立每年的5月3日为世界新闻自由日。13年来,人们在庆祝这个特殊日子的同时,又不能不为国际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压制新闻自由和迫害记者等问题感到关注和忧虑。三名中国持不同政见人士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谈到他们对中国新闻行业和新闻自由的现状的看法。

*中国关押记者最多*

根据国际组织“记者无国界”的《世界新闻自由报告》,目前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0名记者被监禁。而在中国,2004年共有27名记者被判刑,17名记者被捕候审,65个新闻单位受到检查。报告说,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关押记者的监狱。

*刘晓波:政府管制媒体日渐严厉*

北京持不同政见者刘晓波认为,中国政府传统上对新闻舆论进行压制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近年来,这种压制有增无减。这个现象令人担忧。

刘晓波说:“众所周知,中国现在仍然是监禁记者最多的国家。中国仍然是一个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所谓的新闻自由稍微开放一点,主要是民间争取的努力。在大陆媒体里打一些擦边球。另外,再通过互联网发表一些见解。但是近年来,大陆的新闻管制日渐严厉。无论是主要的印刷媒体、电视、还是网路,都加强了管制,很多记者因此陷入文字狱。很多民间办得比较自由开放的网站纷纷被关闭。”

*莫莉忧虑外界只注意中国经济成就*

曾经在天安门事件后因言获罪、现在旅居欧洲的莫莉女士说,目前有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外界在评价中国的时候往往只注意近年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还有的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之下,媒体的开放也能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莫莉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这个看法可能有一部分道理。但是事情往往也有另外一面,就是真理的反面往往也是真理。一方面,经济改革会导致人们思想的开放,象现在很多人有电脑,可以上网看新闻。但另一方面,经济改革也加强了共产党的统治。控制人民有了更大的本事。象网禁对言论的控制就很严格。所以经济改革不能代替一切。 不能代替人民为民主自由所做的抗争。我们不能等待经济发展了,民主自由的改革也会自然的发展。”

莫莉认为,目前,中国的民间报社、民间机构有所增加,对当局的禁令构成挑战。而且当局的控制慢慢地在缩小。她认为,目前在中国大陆,只要人们不提民主人权,就会获得一些言论自由的空间。但这并不代表一种本质上的变化。她说:“人们的自由是增加了。但是最关键的东西,就是能使中国走上民主和法制的东西现在还没有。”

*压制手段对中国形象毫无帮助*

刘晓波在接受采访中特别提到中国《南方都市报》前总编程益中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不能领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给他的本年度新闻自由奖。他说,中国政府的这种压制手段,对于其在国际上树立大国形象毫无帮助:“这个就是中国新闻自由非常残酷的一个现状。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作为一个大国,对联合国颁发给中国记者的这么一个表彰,一个奖励,都不敢叫他去领。我觉得这是个莫大的讽刺。”

*魏京生:记者为新闻自由付出代价*

现居美国的中国知名异议人士魏京生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多年时间里,经济飞跃引发社会其他层面出现变化。这当中也包括新闻媒体:“现在渐渐的媒体自由度越来越大。包括官方媒体的一些记者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在设法突破。所以这样的压力对共产党来说,也不一定承受得住。所以媒体自由的程度在逐渐扩大。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魏京生指出,中国在新闻自由方面出现的积极变化,和从业人员的努力奋争息息相关:“很多新闻记者也因此付出了代价,比如说有的人被判刑,有人被送进监狱 。 但毕竟一步一步在往前走。 我觉得国内的这些新闻从业人员还是相当值得尊敬的。他们为老百姓的新闻自由做出了很多工作。”

设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的“自由论坛”说,2004年是有史以来世界范围内新闻从业人员受迫害最为严重的一年。这家机构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05年初,中国国内共有42名编辑、记者和作家身陷狱中。自由论坛说,这种现状显然说明,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民主和言论自由仍然步履维艰难,前途曲折。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