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南中国海区域的分析人士表示,自今年开始,作为对北京的反击加拿大和西欧的领导人开始向有争议的南中国海派遣海军舰船。他们认为,北京的做法已经走得太远,甚至让他们国家的人民也对此担忧。
法国国防部长帕里(Florence Parly) 在2月初表示,法国本月向南中国海海域派出了一艘攻击潜艇。而一位英国国防官员则于上个月表示,英国的旗舰级航空母舰打击小组已准备好进入南中国海。
另外,一艘加拿大皇家海军军舰在一月份途经台湾海峡,加入正在附近海域进行军事演习的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海军。
这些西方国家对于这片35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并没有主权,南中国海与他们自己的领海相隔一个大陆的距离。学者们认为,这些欧美国家希望支持美国抵抗中国单方面的扩张,因为中国的行为正不断触及到这些前欧洲殖民地的利益并使西方国家民众感到不安。
位于东京的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院资深副教授纳吉(Stephen Nagy)表示:“我认为在法国,荷兰,英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存在很多共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观察所看到的是(中国)试图透过力量来修改原有秩序,而不是基于遵守规则,而这将会是这个地区未来的治理或管理方式。”
分析家们还补充说,对这片海域的管理方式违反了西方国家从前的殖民地,或者他们当前在亚洲的经济利益,例如自由进出繁忙的海上货运通道,西方国家势必将有所不满。
例如,英国受1971年五国联防 (Five Power Defense Arrangements)约束,必须要捍卫前保护国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持续针对中国对南中国海约90%的部分声称主权提出异议,包含从香港南方一直延伸到婆罗洲岛的海域。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名誉教授卡尔·萨耶(Carl Thayer)在周一的一封电子邮件通报中表示,由于与南中国海周围的经济和贸易联系,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 最终还是会希望他的国家在亚洲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前法国殖民地越南对中国的海上主张提出异议,包括这片海域上直至今日仍由中国所控制的西沙群岛。纳吉表示:法国仍然与他们的前东南亚殖民地保持着“文化”和“经济”联系。
一艘中国调查船于2020年4月进入南中国海,并与马来西亚和越南船只对峙。这三个国家都在积极钻探石油。美国能源情报署(US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估计该海域拥有110亿桶石油,和190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储。
法国国防部长帕里(Florence Parly)在2月9日发布的推文中说,他们派出的潜艇在这片海域进行了航行,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此地区的了解,并确认无论我们航行在哪个海域,国际法是唯一一个有效的规则。”
她还说:“这充分证明了法国海军与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能够有远距离和长期部署的能力。”
文莱、菲律宾和台湾也对南中国海部分海域提出争议。亚洲各国政府因该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海底化石燃料储量非常看重南中国海水域的海上通道。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为建造军事设施在该地区进行填海造岛方面一直走在前头。
没有对南中国海主权主张的西方国家早在1970年代主权争端首次引起关注时,就已派遣船只航行通过这片海域。中国至今仍引用历史上他们在南中国海上的活动遗迹来支持他们的主权声索。然而早在2016年海牙国际仲裁法庭的裁决就已经否定了这样的主权声索依据。
专家认为,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国家等国派遣船只也是为了向美国表示支持。美国在2020年进行常规航行之后。本月两次向该海域派遣驱逐舰。
位于台湾台北的国立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副院长黄奎博认为,以法国而言,“他们可能已经通知了美方,这等于用海下潜艇通道表明对美国的间接支持。”
东京的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院资深副教授纳吉表示,亚洲以外的国家人民将会支持他们国家在亚洲海域的任务,原因在于他们从去年开始更加重视作为COVID-19源头的中国。纳吉补充说,这些民众开始注意到,中国对印度、台湾以及在军事上较弱的南中国海周围主权声索国所施加的压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张嘉松(Alan Chong)表示,西方国家领袖希望对中国“产生影响”。
张嘉松说:“而产生影响的其中一种方法是确保北京当局认真对待欧洲价值观,以及在国际水域维持自由和开放通过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