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防部发出警告说,中国解放军对台湾的威胁持续加剧,已经可以结合北斗卫星全时域定位等措施,全盘掌握台湾军事动态及完善战场经营,而且初步具备瘫痪台湾军方防空、制海以及反制作战体系的能力。
台湾国防部星期三(9月1日)发表《2021年中共军力报告书》,强调解放军现阶段已经具备对第一岛链以西区域的“软硬杀伤电子攻击、通信阻绝与遮没能力”,可以结合网军启动对台有线与无线全球网络攻击,瘫痪台湾的防空、制海及反制作战能力,因此对台湾“威胁甚巨”。
这份提交给台湾立法院的报告书指出,解放军现阶段在大规模联合登陆作战方面,仍面临运输载具及后勤支援不足等问题,尚未具备大规模登陆作战能力,但是解放军正在持续列装各型海空战略投送能量,不排除在取得制空、制海、制电磁权优势后,以正规两栖船舰搭配军管征用的商货轮的投送方式,遂行联合登岛作战行动。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两岸一直分离分治,北京却一直声称拥有对台湾的主权,而且不惜一战也要实现大陆与台湾的统一。为了这一目标,中国当局投入巨资,全面扩充军力。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恶化,解放军新型战机和战舰不停侵扰台湾周边海空域,针对台湾的军事恫吓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而渡海登陆也是中国军方侵占台湾的主要战略。
美国国防部每年也向国会提交一份“中国军力报告”,报告不仅详细罗列解放军军力在各方面的发展,而且一再强调,北京加强军备的目的几乎全部都是为了台海作战以及防止外军在台海爆发战事时驰援台湾。
台湾国防部发表的中共军力报告书指出,解放军目前通过北斗卫星全时域定位,掌控巴士海峡、南中国海、东中国海以及钓鱼台列屿外籍机舰动态,并在台海周边海空域常态部署电侦机舰、无人机、情报船、科研船实施侦巡,透过陆海空及航太多维侦搜,已经“全盘掌握台湾军事动态及完善战场经营”。
报告书认为,解放军针对犯台作战之际美军等外军干预也做了战略及战术性的规划与部署,除了部署中长程常规对地及反舰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外,还借海空军、航空母舰以及战略轰炸机跨岛链海空联训,先期对周边国家形成军事威慑,从而迟滞第一、第二岛链间外军干预行动。
报告书对中国快速发展的航母战力,特别是目前在建的003型航母表达了严重的关切。“解放军航母战力目前由山东舰和辽宁舰两艘航母组成,配合海空军兵力常态化,遂行岛链远海长航训练,已经加强解放军战场运作能力。003型航母服役后,解放军将具备于第一岛链内对台对美的‘区域拒止及反介入’能力的完备优势,”报告书说。“003型航母将为解放军第一艘不依靠滑跃甲板、具备电磁弹射系统的超级航母。”
路透社曾经联络北京的中国国防部寻求对这一报告书的评论,但是没有收到回应。
台湾国防部的报告书还提到解放军犯台的7个可能的时机,包括“台湾宣布独立”、“明确朝向独立”、“内部动荡不安”、“获得核武器”、“两岸和平统一对话延迟”、“外国势力介入岛内事务”以及“外国兵力进驻”等。
报告书还谈到解放军对台可能的作战行动,其中包括“认知作战”、“灰色地带威胁”、“联合军事威慑”、“联合封锁”、“夺占外离岛”、“斩首作战”、“联合火力打击”以及“全面进犯”等。
面对北京当局持续的武力威胁,蔡英文政府也一直高度重视并优先安排台湾防御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从美国购买先进武器,另一方面则强调“国舰国造”、“国机国造”。
台湾国防部在发表“中共军力报告书”的同一天,还提交了2022年度“国防预算书”。“国防预算”编列3726亿元新台币,基金预算编列590亿元新台币,再加上新式F-16战机采购特别预算的401亿元新台币,总体的军费支出高达4717亿元新台币(约合168亿美元)。
美国之音日前报道,台湾海军经过两年的赶工兴建,已经在台中地区建成一座大型导弹基地,并且在该基地部署了台湾自行研发的雄风三型反舰导弹,大幅提升台湾在争夺台海制海权方面的战力。
台湾海军在台中地区新建的导弹基地邻近台湾西海岸,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一旦台海爆发战事,机动部署的雄三导弹可以从基地内直接发射参战,也可以通过基地向周边辐射的快速道路迅速分散部署、甚至前进部署到海边,直接压制正在渡海的解放军舰队。
面对北京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美国政府也依据台湾关系法,持续向台湾出售防御所需的先进武器。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4年任期内,美国对台湾有破天荒的11次军售,总价值超过186亿美元。拜登(Joe Biden)总统政府则已经在8月4日宣布了首笔价值7.5亿美元的对台军售。
日本政府也对北京在台海、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强势表现表达严重关切,而且日本政府高级官员近来公开表示,台湾的安全与日本安全息息相关。
日本防卫省星期二宣布,将在2022年度寻求5.48兆日元(约合500亿美元)国防预算,以便加速提升新领域的军事能力并推动新技术的研发,应对中国军力扩张带来的越来越大的挑战。这将是日本有史以来数额最高的国防预算,比今年4月1日开始的2021年度国防预算高出2.6%,也标志着日本国防预算连续10年持续增长,而且很可能突破GDP占比1%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