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认为维尔纽斯同意台湾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是一个“错误”的发言,立陶宛议会议长希尔利特(Viktorija Cmilyte-Nielsen)表示对此并不认同,并且质疑瑙塞达为何等到北京向立陶宛施加强大压力后才对政府的这项决策提出批评。而立陶宛外交部发言人则表示,立陶宛政府欢迎台湾设立“台湾代表处”,而且这一决定“坚定不移”。
根据台湾中央社引述立陶宛当地媒体的报道,希尔利特星期三(12月5日)表示,在她看来,让台湾以“台湾”名义设立驻立陶宛代表处没有错。
“我不认为这是个错误,”她说。
立陶宛外交部发言人库列绪叶内(Vytaute Smaizyte-Kuliesiene)星期三则在回复中央社询问时表示,立陶宛政府欢迎台湾设立“台湾代表处”的立场坚定不移,而且期待与台湾发展商务、科学、技术与文化关系。该发言人强调,支持民主与人权等普世价值是现任执政联盟订定协议的一部分,也是政府施政规划的重要内涵。
与此同时,台湾驻立陶宛代表黄钧耀也于星期三表示,台湾将设立一个2亿美元的基金来投资立陶宛产业。这笔资金将出自台湾国家发展基金管理会,中央银行将予以支持。
台湾在世界上很多非邦交国都设有代表处,但是这些代表处都是以“台北”、而不是“台湾”为名义设立的。一向声称对台湾拥有主权、而且即使动武也要实现大陆与台湾统一的北京当局固执己见,始终把以“台湾”名义设立的代表处视为“台独”或“一中一台”的产物,因此会竭尽所能予以封杀。
但立陶宛不顾北京多次的警告与施压,坚持让台湾在去年11月以“台湾”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这也是台湾以“台湾”名义在欧洲、甚至在全球非邦交国设立的首个代表处,因此引起北京的强烈反弹。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外交部发言人多次指责立陶宛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对中国发起政治挑衅,形成恶劣先例。而民族主义倾向严重的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更多次扬言要对立陶宛实施严厉的制裁和反击。
北京一方面对立陶宛施加强大的政治与外交压力,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另一方面则对立陶宛实施全面的经贸制裁与报复。很多立陶宛出口商已经接不到中国新的订单,多个不同产业也已传出中方停止更新或批准进口许可,或对产品提出莫须有的抱怨,例如来自立陶宛的农作物有病虫害等等。
立陶宛最大的一个商贸协会星期二说,约有130家公司无法通过中国海关的清关或把货物转到别的地方,而欧洲跨国公司也受到终止与立陶宛合作的压力,否则含有立陶宛零部件的欧洲出口产品会在中国海关面临刁难和管控的风险。
星期一,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布加勒斯特九国的外长通话,他与这些北约东欧成员国的高级官员表示要与立陶宛团结一致。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外长们强调,“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断升级的政治压力和经济胁迫,他们与立陶宛团结一致。”
美国为了支持立陶宛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还曾向维尔纽斯提供了6亿美元的出口信贷。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星期二接受立陶宛《直播电台》(Ziniu Radijas)采访时表示,立陶宛和台湾都可以自由设立不具外交地位的代表处,但是同意台湾以“台湾“名义设立代表处却是个错误。
“我认为,错误不在于设立台湾的办事处,而在于名称,这没有与我进行协调,”瑙塞达说。
瑙塞达还表示,台湾代表处的名称现在成了影响立中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认为这个名称是一个引爆点,现在我们不得不处理后果。”
瑙塞达的话立即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台湾的外交部星期二表示,基于外交惯例,对于他国政府内部政策决策过程,不便发表评论,但台湾力挺立陶宛政府的决心不会改变。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则在星期三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立关系受挫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开脱,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无助于中立关系的改善。
“认识到错误是正确的一步,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纠正制造‘一中一台’的错误行径,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上来,”汪文斌说。
汪文斌同时向台湾放话,声称谋求“台独”分裂必将以失败告终。
根据媒体报道,瑙塞达与总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以及外交部长兰斯伯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关系一向不睦甚至紧张,而且相互之间沟通也不顺畅。
瑙塞达与希莫尼特在2019年总统大选时曾经是竞争对手。希莫尼特虽然并不隶属任何政党,但是素与兰斯伯吉斯担任主席的“祖国联盟-基督教民主党”关系亲近。
立陶宛政府因内部政见不同或看法不一而导致领导人在重大外交问题上各说各话让外界颇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