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39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历史学者谈悼念胡耀邦遗孀及官方尴尬


2017年3月17日,看似有组织的共青团悼念者参加李昭告别仪式。
2017年3月17日,看似有组织的共青团悼念者参加李昭告别仪式。

已故中共领导人胡耀邦遗孀李昭遗体告别仪式3月17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估计有三千人参加。习近平等中共现任和卸任领导人到场送别或送花圈致哀,但是官媒迟迟未作报道。观察人士说,这是邓小平追悼会之后,北京出现的最大送葬人群,再现体制内外人士同时祭拜同一位逝者的场景,令人联想到1989年4月被中共党内保守派逼退的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后的民众自发悼念活动。美国之音记者就这次悼念活动以及一些相关问题电话采访了当天参加李昭告别仪式的历史学者章立凡。​

历史学者谈悼念胡耀邦遗孀及官方尴尬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5:53 0:00

2017年3月17日,历史学者章立凡(左4)、作家老鬼(右3)等体制外人士参加李昭告别仪式。
2017年3月17日,历史学者章立凡(左4)、作家老鬼(右3)等体制外人士参加李昭告别仪式。

记者:在有限制的情况下,有这么多人去悼念李昭,你觉得这反映了什么?

章立凡:听说是发了1500张讣告(入场券),我也看到有人在微信上说,也有单位组织去的,比如团中央什么的,是另外由单位组织了一部分人,所以当时到底有多少人,可能2000人以上是有的,但为什么限制(人数)呢?我想还是出于一种紧张,可能今年要过的坎儿比较多,不愿意有什么闪失。还有,为什么很多人想去呢,估计多数人未必是跟李昭老太太有多熟识,主要还是间接地表达对胡耀邦的怀念,因为中国历来有这样的文化,特别是中共执政以来,一到有一个大家认为比较关键的人物逝世,那么就以这个方式来表达。当然,这种表达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事件,比如我们知道的“四五事件”、“六四事件”,都跟某位重要人物有关。虽然李昭本人的履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作为中共的一个中层的干部,最能够唤起人记忆的,因为她是胡耀邦的夫人。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就是对胡赵时代那种情绪的表达或怀念。毕竟那个时代,八十年代,很多人都怀念,作为一个朝野有共识、全民有理想的一个时代,上下一心地往前奔。那也是一个思想解放,言论相对自由的时代。对比现状来看,可能更多的是用悼念死者的方式,来表达对现状的情绪吧。

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在李昭告别仪式现场
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在李昭告别仪式现场

记者:胡耀邦的去世是跟学运他被罢免有关,那么他的去世又变成了“六四”的直接的导火索,那么李昭的去世跟胡耀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章立凡:对,可能就是。一个人去世,但是大家心中的心结,是各抱情怀:有的人想起了胡耀邦、有的人想起了八十年代、有的人想起了“六四”事件。我想各种感想会很多。大家利用这种机会去宣泄、去表达吧。也有人问我,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央会重新评价胡耀邦,我说现在看不会。因为现在也不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虽然可能从高层到民间,大家都认为当年对胡耀邦的逼退是一个错误,但是现在根本也不顾上来修正这样的错误。

记者:官方还没有发出正式的文章和纪念消息。

尽管当局规定不许自带鲜花,但仍有部分悼念者手持鲜花等候参加李昭告别仪式
尽管当局规定不许自带鲜花,但仍有部分悼念者手持鲜花等候参加李昭告别仪式

章立凡:我想可能不会有,我觉得官方对这件事很难有正式的说法。看最终哪个官媒有什么样的角度或者什么样的程度,看今天晚上。如果真的是七常委出席的话,我觉得官媒完全不发消息也说不过去,他发消息也不能太高调,所以我猜想中新社这种(媒体)发。新华社能不能发,这个我不知道。新华社的人也在问我,是不是七常委到了。(笑)

(据采访电话录音整理)

胡耀邦亲属手捧李昭遗像送别
胡耀邦亲属手捧李昭遗像送别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特朗普提出合资方案,TikTok能否死里逃生?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1:1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