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55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华北治霾煤改气 供气缺民众寒冬“肌冻”


中国某地“煤改气”工程中贴出的标语 (苹果日报图片)
中国某地“煤改气”工程中贴出的标语 (苹果日报图片)

中国有关当局为治理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今年在北京、天津及周边地区运动式强力推动“煤改气”,以天然气取代燃煤取暖,但因天然气供应不足,许多地区被迫限气和停气,连医院也不能幸免,令民众寒夜供暖温度超低捱冻、半夜冷醒,怨声载道。

据媒体报道,环保部等部委今年8月发布“2017年至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强力要求京津及周边河北、河南、山东、山西4省共26城市10月底前全面完成以气、电代煤供暖工程。网上照片显示一些地区的标语甚至称,“见煤就拆炉,冒烟就扒房”、“谁烧煤就抓谁”。

谁烧煤就抓谁

不过,在“煤改气”后首个冬天,华北出现天然气荒。河北省宣布天然气供应进入Ⅱ级橙色预警,各市先后推出限气措施,停止所有工业企业生产用气和车辆加气服务,城市供暖温度不超过14度等。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因每日限气在近2800立方米,而最低需求要在2万方米,将造成病房、设备消毒、病人和员工餐厅用气严重不足,紧急求助后才获保障供气。

近期随着天气转冷,河北和山西等地夜间气温在零下4至15度,而民众面临天然气供暖不够又禁止燃煤的困境。一些地方把壁挂炉安上了,却没有天然气可用,以致怨声载道,尤其对老人和孩子构成更大的威胁。

一个名为“郑州生活杂志”的微博账号12月3日上贴一条博文,称一位30岁妇女到郑州市高新区供热公司和某地产商售楼部及物业,用大红纸贴了一张表扬信,表示作为业主和丈夫已分开睡觉多年,夫妻间连手都不碰了,眼见感情彻底破裂,就要离婚。不过,前天半夜浑身冰凉的丈夫抱着被子哆哆嗦嗦要求抱着睡能暖和点,因为实在受不了冷了,说不离婚了。

表扬信表示,要感谢有关部门,要是敬业及时供暖,她的家庭就彻底完了,而供暖不足挽救了她的破碎家庭。这篇博文引发网友的大量调侃,许多人留言称自己居住的小区也供暖不足。

只唯上不为民

北京时事评论员、网络作家田奇庄星期一对美国之音表示,由于官方习惯于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一刀切地应对问题,本来是为改善空气污染的行动,最后也造成民众利益受损,忽视了民众的疾苦。

他说:“千万不要一窝风一刀切。官员们老是强调执行政策不走样,他就不想着因地制宜,不想着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是把官员的命令、上级的指示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他的职权不是来自民众,而是来自上级,所以说他只听上级的,只唯上,不为民,不考虑民众切实利益。”

京津及周边省份强推“煤改气”,但供气不配套,引发民怨,也导致立场一向亲官的环球时报出面批评,质疑个别地方宁让民众受冻也不许动煤炉,想的主要是“如何向领导交差”。

环时总编胡锡进星期一以“单仁平”笔名发表题为“煤改气,国家不是要让部分群众冻着”的评论,表示河北、山西、陕西等多个省份出现了因天然气供应不足、煤气管道铺设跟不上等原因一些人家无法取暖的报道。烧煤取暖已被禁止,烧气供暖却还没有影,一些人只能在寒冷的冬日里生生冻着,这样的描述再次引发舆论的公愤。

社论批评,一些基层官员在推进某个重大事项时,只顾让上级领导满意,忽视甚至不顾群众的反应,致使一些具体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到更高一级推动执行的管道中,这是官僚主义的体现。

凤凰网星期一也发表评论说,大气治污,整治雾霾,民众当然支持,拆掉燃煤锅炉,民众也积极配合,但最终结果却是民众活活受冻,成为牺牲品,此情此景,着实让人心寒。

评论表示,以当下中国的天然气供给能力,短期内无法满足全面煤改气的需求,以目前北方农村的民众收入水准,实在难以承担天然气取暖的费用,呼吁当局调整政策,部分恢复燃煤取暖或改用电取暖。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