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中旬以来,中国一方面要遏制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势头,另一方面又要拼经济复工复产,如何同时两手抓好抓紧,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两难。面对这项大考验,地方政府和阿里巴巴、腾讯两大网络巨擘联手推出“个人健康码”、“疫情五色图”及“智控指数”等网络平台,结合科技和大数据,来为政府、企业甚至小区聚落的防疫、通行和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这一套数字化管理工具中,像是“个人健康码”已然是各地在防疫上的利器,阿里巴巴的健康码已在超过200个以上的城市落地,而腾讯则号称覆盖用户超过7亿、出入通行亮码的人次也超过5亿,大城市似乎用人手一码来形容,并不为过。不过,诸如海南省等地,似乎因为仓促推出、系统尚待升级优化而惹出不少民怨。
专家说,透过科技,可以让统整的防疫资讯早一步上达防疫专家和决策官员、下达一般民众,绝对有助于各方掌握防疫先机,不过,中国的健康码平台似乎建立在指标一刀切的前提下,不够细致,也有待优化,而部分民众担忧个人医疗隐私权泄漏或被滥用的风险,也确实存在,有待中国进一步建立明确的监管机制来防范。
红黄绿 人体疫情灯
尚未返回杭州复工的徐女士,已经从手机支付宝下载杭州健康码,这是一套透过手机扫码连结问券网页,由使用者自行回报健康状况、旅游史、居住地、及是否接触过疑似或确诊肺炎病患等问题,而产生专属的二维码(QR Code),以红、黄、绿三码,标记一个人感染肺炎的风险值,也取代纸本式的健康证明来作为通行凭证,徐小姐住的小区和任职的公司都要求她、要出示健康的绿码,才能返回杭州居住或办公,否则就要依显示的黄、红码,入境后分别隔离7、14天。
习惯使用手机的徐小姐,对于拥有数字化的健康码或医疗纪录,一点都不介意,因为她说“实在太方便了”。不过,她对于自填式的健康码如何如实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实健康状况确实存疑,虽然当局说未如实填写者将面临惩处。
她说:“不想回去工作的人,就填咳嗽、咳嗽,急着会去工作的人,就可以填健康、健康…如何防止别人说谎呢?”
另外,中国素有网络监控大国的恶名,她也的确担心个人的医疗隐私未来被不当滥用。
海南仓促推出 民怨四起
像徐小姐一样对健康码存疑者,大有人在,尤其在海南省,似乎因为太仓促推出,上百位使用者透过微博抱怨,包括不能修改个人资料、自动登录体温37度等系统疏漏,就连省政府的网络服务热线,也充斥着要求尽速优化的回馈意见。
海南省用户给予的负面回馈不少,包括:
“这个健康码真的鸡肋,全靠自己自觉填,还有一些东西一刀切,丝毫不考虑特殊情况,不人性化,如果真的全靠这个码通行,真的很让人失望。”
“快点修改个人信息吧!我帮我爸申请,明明姓名和性别都输入真确了,结果出来的码却是错误的。系统有问题,那就完善后再推出不好吗?现在又不能修改,有屁用?”
“谁能告诉我,这个海南健康码有什么用处?每天打卡就说明健康吗?为了拿绿卡,人为操作的东西有症状也可以选无啊。”
“现在也没有填写体温这个选项自动填了37度变成黄码是什么鬼?”
“我也是没有注意看,然后没有勾选一项就变黄了。”
明显的系统疏漏让可能健康的人,却被标记为黄码,面临要隔离7天的不便,也难怪民众怨声载道。对此,海南省政府在推出之际,也表示系统的确有待优化,至于目前的优化进度,省新闻办公室人员婉拒美国之音的采访,只表示,防疫相关官员都在“加班加点”地做好各项工作。
而支付宝也以书面回覆美国之音表示,该公司只作为平台入口的提供,并不负责运营,所以,健康二维码的相关数据的使用权、健康规则之制定、升级或优化,全由运营服务的各级政府统筹。
健康码系统有待优化
针对中国使用者的负面反应,人工智慧、机器深度学习专家李祈均说,这一套QR Code的使用情境跟人、医疗、出入限制有关,也涉及疫情的传播或是染疫高风险族群等敏感的问题,但现在似乎只采规则基础(rule-based)、不够细致、也似乎因仓促推出,来不及优化软体设计环节、监控指标间的整合和演算法,而导致民怨。
现任新竹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的李祈均说:“实务上,人是复杂的,就是有可能很多的因素在收集资料和回答资料的过程中没有整合的判断,这其实有很多AI(人工智慧)的技术可以在里面帮忙,但是,我觉得在短期间内、很难做这件事,变成说,让人感觉,(中国)要做这件事情、但没有到(位)。”
李副教授说,健康码目前运用到技术层面不难,也还有更多AI技术可以协助优化。
针对AI在防疫的应用,据报载,腾讯和中国权威病毒专家钟南山的团队周四(2月27日)宣布,合作成立大数据及人工智慧联合实验室,就流行病的筛检、人工智慧研判医学影像、流行病疫情的预测预警上,双方将展开科研合作,让中国的科技防疫走在国际前端。
而回到健康码,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李祈均说,这样的平台可以让疫情资讯早一点到个人或决策手上,助益很大,因为,掌握疫情先机可以让个人提早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或治疗、由下而上避免疫情扩散,也可以协助决策者纵览大局,做出及时有效的防疫决策。
李祈均说:“决策的人也是需要一些决策指标,这些指标可不可以早一点从我可以收到的资料里面回馈给我,不然的话,这些官员、或者这些疫情防治的专家他要做疫情防治这件事情,其实他也是要有资料在手上,那我怎么取得这些资料,其实科技就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能够summarize(归纳)出来这些资料。”
虽然多数中国民众并不反对科技防疫,但少数人对于健康码侵害个人隐私确实高度反感,一位微博的用户说:“我反对…健康状况属于个人隐私,在未获人大审核批准和公民授权情况下,健康码类搜集软件不能强制推行,与公民身份信息一样,健康是隐私权。防疫是防疫,但大数据公司不能借疫情去获得平时很难获得的公民隐私,让普通公民裸奔在私营数据库里!要当心巨型企业的吞噬力和非法贩卖隐私信息,科技是双刃的,当权者要适当听听少数派。”
公民医疗隐私权保障
此次疫情,中国当局并未强制推行健康码,不过,健康码变相成为小区和企业的必备通行证,城市的使用者为了出入方便,可能也无法不办,既然办了、也使用了,就必然在开办时、就已经授权资讯掌握者有权使用个人数据,这似乎代表公民自动缴械,因此,即便中国早于2012年底就出台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规范网路服务提供者收集、使用资讯的行为,以加强保护个人电子信息,但使用者的授权会不会因此开方便之门?而中国当局在电子信息、个人隐私保护之执法面的落实程度,都让人心生疑窦。
李祈均说,使用这类软件风险的确存在,尤其是在对个人医疗隐私权的保护和大众觉醒比较低的国家。
但除个人隐私外,透过对使用者的层层标记(characterization),进而可以区别出不同的人群(segregation),将有利于掌握这些大数据的商业公司能进一步做后续的商业运用,与金融、保险或医疗用品的销售绑在一起,而这中间,李祈均说,应该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来保障个人的医疗隐私权不当泄露或使用。
对此,支付宝人员重申,该公司此次仅作为平台,无权使用相关数据,这些大数据实际掌控在运营的各级政府手上,且为让民众放心个人隐私不会被泄露,目前,云南官方已于2月13日公开宣示,将只收集手机号,以便及时做出隔离通知,待防疫工作结束后,会将数据销毁,不作他用。
而云南以外的各地政府,未来会将这些个人健康数据做何处置,也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