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名美国大学讲师6月10日在吉林遭人持刀袭击后,6月24日在苏州又发生一起中国人持刀砍伤日本公民的案件。短短两周内两起针对外国人的恶性事件,是否会让新冠疫情之后重启的中外民间交流再次陷入停滞?专家认为,在这两起事件的动机被完全弄清楚之前,不应当过度渲染这些事件对民间外交的影响。
“偶发事件”
6月10日,四名来自美国艾奥瓦州康奈尔学院(Cornell College)的大学讲师在吉林一家公园游览时,被一名持刀男子砍伤。吉林警方在11日晚间表示,来自吉林市龙潭区的55岁男子崔大鹏与其中一名美国教师发生碰撞,随即挥舞菜刀对四名教师发起袭击。
伤者之一是艾奥瓦州众议员亚当·萨布纳(Adam Zabner)的兄弟大卫·萨布纳(David Zabner)。他在接受艾奥瓦公共电台访问时表示,警方告诉他崔大鹏是无业者,并说他“最近运气不好,我们的人刚好撞到他了,所以他决定做出他采取的那个反应。”
吉林警方并没有对此案再发布任何声明。中国外交部在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将此次事件定性为“偶发事件”,并没有对此案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康奈尔学院在发给美国之音的声明中说,四名教师中,有的回到美国与家人团聚,有的继续他们此前安排好的夏天旅行计划。
在这起事件发生两周后的6月24日,一名52岁的持刀男子在苏州距离一所日本人学校一公里处的公交站台持刀伤人,造成两名日本人轻伤,而校车上的中国籍女乘务员胡友平挺身而出。她被砍伤,经抢救无效后离世。
据网易报道,这名持刀男子是近期从外地来苏州的无业人员。“手握刀刃,或许是生活不如意,或许是愤世嫉俗。”
中国外交部6月25日称这是“偶发事件”,并对此表示遗憾。据共同社的报道,目前警方还在对这名男子的作案动机展开调查。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中关系未来项目(Penn Project on the Future of U.S.-China Relations)主任、中国法专家马瑞欣(Neysun Mahboubi)对美国之音说,他认为这样的恶性暴力事件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不过中国政府的处理方式应当有所改进。
“我认为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中国政府的错,但是我认为他们对最初的回应不够高明负有责任,”他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
“你理应,一非常透明,二非常快速的对此表达关切。你可以想象,如果他们能迅速表示道歉,谴责这些事件,并且公开展示一个非常透明的过程来了解发生的事情,这或许会对我们对它的公开讨论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他解释说。
目前,中国官方除了表示这两起事件都是“偶发事件”,警方正在对犯罪动机进行调查外,并没有对此过多说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6月28日的记者会上对中国籍乘务员胡友平去世表示哀悼,但并没有回答有关事件调查最新进展的问题。与此同时,毛宁再次批评了日本排放核废水的做法。日本从去年8月开始向太平洋排放经过过滤处理的核废水,此举虽然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首肯和监督,但一直遭到中国激烈的反对,并加剧了中国民间对日本的抵触情绪。
仇外言论?
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星期二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表示,针对四名美国人被砍伤的事件,“我们得到的有关犯罪动机的信息不够充分,我对此不满意。”
伯恩斯大使在访谈中还指责中国政府言行不一,在背后煽动反美情绪。他说:“我来到这里两年多,对中国政府竭力诋毁美国,歪曲美国的社会、历史和政策感到担忧。这种事每天都在政府掌控的所有网络上发生,网上的反美情绪很强。”
自前总统特朗普上台美中开始贸易战后,两国关系急速恶化,并在新冠疫情期间陷入冰点。双方政府的互不信任,加上民众在新冠期间停止交流,使得两国人民对对方的好感也急剧下降。
华盛顿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81%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评价,包括43%的美国人对中国持非常负面评价。而2023年1月《当代中国事物期刊》(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的报告则指出,75%的中国受访者对美国持负面态度。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马瑞欣认为,目前的大环境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恶性事件受到了如此大的关注。
“它们恰好发生在美中人文交流脆弱的时刻,因此它们的重要性可能会被放大,这是自然的和可以理解的,”他说。
日本前驻澳大利亚大使山上信吾(Shingo Yamagami)发推说,不应当轻视这两起事件。
“人们不禁要问,战狼外交的语言以及中国当局对仇外行为的宽泛谴责是否导致了这一结果,”他在推特上写道。
网络上一些网友也有类似的看法。
“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改变,宣传机构不改变,以后刀枪不入的会越来越多,”一名网友说。
“煽动民族主义、煽动仇日、煽动仇美的社媒舆论氛围是有责任的,受盅惑的脑残一旦遇到极端困境就容易干出捅刺老美、老日等恶行,”另一个网友写道。
不过,英国知名公共外交学者任格雷(Gary Rawnsley)对美国之音说,他认为这些属于偶发暴力事件,不应当完全与网络上的仇外情绪关联起来。
“我认为中国有义务与美国大使馆合作,向美国大使馆提供充分的建议和信息。但我认为,如果说这一切都与外交语言、政界人士可能使用的一些更具民族主义的言论有关,那有点太过了,”他说。
任格雷目前是英国林肯大学(University of Lincoln)社会与政治科学院院长及公共外交学教授。
“在我们了解这些袭击的全部动机之前,我认为我们不应过于担心。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是这些事件如何被用于政治目的,”他补充道。
“旧金山愿景”蒙上阴影?
“旧金山愿景”是中方提出的一个新热词,也就是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2023年11月于加州旧金山举行峰会,承诺重启两国关系,并增强两国人民的互动。
新华社当时引用习近平的话说,“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他并承诺为人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便利。
此后,美中两国重启高层政经对话。双方航班也在逐步恢复。不过跟在美国的中国学生相比,在中国学习生活的美国人少之又少。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目前美国有30万中国留学生,而在中国大学学习的美国人仅剩700人,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是两万5千人。
目前,美国国务院对中国的旅行警告为三级,即要求美国公民“重新考虑”前往中国,理由是任意执行当地法律并有错误拘留的风险(包括出境禁令)。
不过,美国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4月曾表示,美国正在考虑放宽针对其公民前往中国的警示。他当时在一次活动中说,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沟通渠道在几个月的高度紧张后已基本恢复正常。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法学家马瑞欣在新冠疫情旅行禁令解除之后已经几次去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他告诉美国之音,在中国他总体感觉安全,也很高兴能重新前往与中国法学界的同事交流。不过他谈到,与过去相比,目前的政治空间收紧,一些学者对于“红线”在哪并不清楚。
“中国的体制正在展示或发出信号,欢迎外国学生和学者回来,但他们是否愿意让我们进行我们习惯的那种探究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学者能够进行这种探究是很重要的,”他说。
这位学者说,他所关注的是,去中国仅仅是要证明我们在那里是不够的。
“我们去那里是要去学习,去做事情的,所以如果中国政府只是让我们去,而又对我们能学习什么施加限制,那么这也不是真正的令人感到鼓舞,”他补充道。
公共外交专家任格雷则认为,在民间交流领域,政府的参与越少越好。
“我不知道政府在民间交流方面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他说。“当涉及到民间关系、民间外交时,政府的参与度应该降到最低。”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