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50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中国经商环境恶化、全球供应链重组 韩企加速弃中投美


位于中国杭州的一座乐天超市已于2017年关闭
位于中国杭州的一座乐天超市已于2017年关闭

随着中国经商环境的恶化、全球供应链重组,韩国企业去中国化、投资美国的趋势日趋明显。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韩国对中国投资额仅增长不到60%,而对美国投资额却猛增将近370%。

专家指出,目前世界经济正处于从全球化向去全球化过渡的时期,不同意识形态阵营和区块内部构建供应链已成为大势所趋,今后韩企对中国投资或将进一步放缓。

韩企调整业务布局 去中投美趋势明显

韩国进出口银行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韩国对中国投资额从42.63亿美元增至66.68亿美元,增幅为56.4%;同期韩国对美国投资额则从58.99亿美元猛增至275.9亿美元,增幅高达367.7%。

从新增法人数量来看,过去10年间韩国在中国新设立的法人持续减少,去年为261家;而在美国则呈现出持续增多的趋势,去年达到了617家。

韩国大企业的行动验证了这一数据。综合韩国媒体和彭博社的报道,乐天集团计划今年上半年内关闭位于上海的中国法人,相关人员已全部撤离,仅剩下法人注销等流程;目前有关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乐天集团位于沈阳的主题公园大型项目也在出售中。该项目于2016年萨德事件发生后被中国政府喊停,2019年重新获批开工,但是因新冠疫情再次中断。

另外,中国网上流传着现代汽车重庆工厂即将关闭的消息和给员工的赔偿方案。据《第一财经》援引接近北京现代的人士的话报道,重庆工厂确实处于停工状态,但并未收到关闭通知。现代汽车此前表示,停工只是暂时措施,但也承认该公司在中国的产能已达到需求的约2倍。现代在中国共有5家工厂,其中北京第一工厂去年出售,20余名管理人员也被撤离。

其他主要大企业也先后缩减中国业务。SK集团去年出售了北京SK大厦和汽车租赁业务。LG于2020年出售了北京LG双子座大厦,并关闭了昆山、天津、沈阳等地的法人。三星电子撤离中国的步伐更早,2019年、2020年先后关闭了位于惠州的最后一家智能手机工厂和位于苏州的最后一家电脑工厂。

相比在中国的节节后退,韩国大企业在美国却表现出了非常强的进攻性。在上月底的美韩首脑会谈期间,现代汽车公布了105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计划,包括电动汽车及电池、机器人技术、城市空中交通、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在此之前,三星电子斥资170亿美元在得克萨斯州泰勒市投建生产用于人工智能、5G等的尖端芯片代工厂,本月内有望正式动工。

另外,SK集团自2020年以来对美国半导体、车载电池领域的投资额达到156亿美元,其中包括与福特汽车的合资项目。LG能源解决方案也在美国俄亥俄、田纳西、密西根斥资116亿美元建设车载电池工厂,与通用汽车合资的俄亥俄工厂已于上月竣工。彭博社还报道称,LG能源解决方案和日本本田正考虑在俄亥俄新建电池工厂。

经商环境恶化导致中国对韩企吸引力下滑

事实上,韩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较以往有所下滑。根据韩国企业数据研究机构“CEO SCORE”的分析,从2016年到2020年,韩国500强企业的320家中国法人的销售额减少了27.5%。

除了本土竞争的加剧,这与中国经商环境的恶化也不无关系。韩国全国经济人联合会去年底对在华经营的韩企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企业认为中国经商环境较10年前恶化,其中政府风险是最大原因;70.2%的企业认为,中国政府为实现共同富裕所采取的各种管制措施造成了负面影响。

韩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教授崔培根(葛静怡拍摄)
韩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教授崔培根(葛静怡拍摄)

韩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教授崔培根向美国之音指出,“从中国政府的政策来看,政治逻辑高于经济逻辑,这将不可避免地削弱市场的确定性。在中国的人力成本等优势逐步减少的情况下,过于强调政治逻辑会促使外资企业因这种不确定性规避中国市场”。

对外资企业的歧视待遇和美中贸易争端加剧等因素也导致中国经商环境变得糟糕。超过80%的韩企认为,中国在审批流程、营业规制等方面存在对外资企业的歧视待遇。

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洪起用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中国在数十年的时间里从开放逐渐走向封闭,表现出了“即使不与外部世界一起发展,靠内需也能够支撑”的想法,保护本国企业的倾向非常强烈。“需要确保稳定供应链的跨国企业意识到了中国存在的风险,使中国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对象失去了魅力”。

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洪起用(本人提供)
韩国仁川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洪起用(本人提供)

专家:去全球化时代来临 韩企对中投资前景更黯淡

需要指出的是,韩国企业的行动目前尚未对韩中贸易关系造成显著影响。

从出口来看,虽然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自2018年后有所下滑,但去年仍达到25.3%,在主要国家中最高。在进口方面,韩国的工业原材料等关键物资更是极度依赖中国。数据显示,在韩国228种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关键进口物资中,中国产品多达172种、占比75.5%,远远高于日本(32种,14%)和美国产品(24种,10.5%)。若中国产品的供应出现差池,影响面将覆盖韩国整体工业。

这种紧密关系决定了当前中国业务对韩国企业的重要性。全国经济人联合会上月底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上海等多地的封城措施对韩国企业造成了负面影响,但87.3%的企业表示将维持在中国的业务。

然而专家并不看好韩企对中国投资的前景。

韩国HI投资证券研究部部长李尚宪(本人提供)
韩国HI投资证券研究部部长李尚宪(本人提供)

韩国HI投资证券研究部部长李尚宪在采访中向美国之音指出,目前全球供应链正处于“从全球化向去全球化过渡的范式转换期”。这意味着今后比起纯粹的效率和利益,将更注重同一个阵营、一个区块内稳定、顺畅的供应。“韩国和美国是盟友,因此将不得不向民主主义阵营进行更多的投资”,换言之,“韩国企业去中国化、投资美国是为了在民主主义阵营中建立一个稳定的供应链”。

韩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教授崔培根认为,由于尹锡悦政府全面倒向美国,未来韩企对中国的投资极有可能从目前的增长放缓转换为减少。“当外交、政治和安全的方向都已经确定,企业只能将之默认为一个基本条件,可做的选择非常有限”。

不过他亦对这种趋势表示担忧,“美中之间的竞争并不正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彻底压倒另一个国家,这是一个彼此都会受损的游戏”。只有国家安全和经济分离,企业家才能在具有确定性的环境下经商。若认识不到这一点,“韩中双方的利益只会继续蒙受损失”。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2025年中国面临哪些外交新挑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2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